第1014章 开国庆典(十四)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009 字 2022-11-06

因为目标地区距离三亚太过遥远,当地状况又不明确,所以目前商量的内容基本也就暂时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态,真正的行动方案大概得等王汤姆到了舟山之后,与钱天敦等人再具体商议。

等会议结束之后出来,外面燃放烟火的活动的早已经结束,参加晚宴的宾客也基本都散了,军方安排了船将他们送回胜利港西岸的住处。孙真出来透了几口气之后,才意识到自己即将会有重返家乡的机会了,兴奋得简直想要扯开嗓子大吼几声。但他也知道当下这个场合不可失态,旁边几乎全是军衔比自己高的上级军官,这要是丢脸可不是丢自己的脸,而是特战营的颜面。

“看来这次你可以在三亚多待几天了。”陈一鑫调侃道:“王司令起码还要等好些天才能动身,这段时间倒是可以在三亚好好享受一下。”

孙真却摇摇头道:“三亚这地方花钱实在太厉害,卑职这点军饷,还是省着点用,待日后回到登州,说不定还能派上些用场。”

陈一鑫道:“你打算回到登州之后还去寻访亲友?”

孙真点点头道:“卑职离开登州的时候走得匆忙,也未来得及与亲友告别,若是能找到家人,终究得告知他们一声。据说当地已经变成一片焦土,想来战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卑职虽然积蓄不多,但就算用来买米也总能救助几个人。”

陈一鑫道:“如果找到你失散的家人,那就安排移民到南方来好了。你已经是中士了,让家人入籍的手续也很快的。”

孙真苦笑道:“但愿如此,卑职就是怕回到登州,也找不到人了。”

陈一鑫也不知该如何安慰他是好,只好拍拍他肩头道:“吉人自有天相,你也不要多想了。等日后到了登州,一切自会有分晓。”

在庆典期间召开秘密会议的部门不止军方一处,这边会议散场的时候,胜利堡里也正在召开另一场会议。出席这个会议的部门负责人远比海军基地的会议要多,就连海汉安全部的何夕,也只是在那边露了个脸就匆匆赶来参加这个会议了。而主持召开这个会议的,正是海汉执委会一把手陶东来,除了他之外,执委会中的白克思、宁崎、顾凯、施耐德、越之云、任亮等人也都在场,分量看起来甚至还超过了军方的会议。

“明天一早,各位都还有各自负责的外事活动安排,所以这个会议就只能安排到这个时间点了。”陶东来见人到齐,便迅速切入正题:“今天这个会议,内容主要是讨论接下来在台湾开始实施的重点项目。相关的资料已经发给各位,相信大家也已经提前看过了。这个项目需要各个部门提前做好协调工作,所以由工业部牵头,专门成立了一个项目组,之后的操作就由项目组来负责实施。老白,你说几句吧?”

白克思接过话头道:“这个项目组的负责人由本人担任,项目实施期间的工作,还往各部门都能予以配合。相信大家也都能理解这个项目对我们今后发展的意义有多么重大,我就强调两点,一是服从安排,二是保守机密。这两点要求不单是对在座诸位提出的,也是对之后所有参与这个项目的技术人员和劳工的要求。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讨论具体的实施方案吧。”

孙真迷迷糊糊地走到前面讲台前,见小礼堂会场的前排全是高官,就连带他来参加会议的陈一鑫也只能后排就座,当下更是慌了神,不知该说什么才是。倒是陈一鑫见他神情窘迫,开口安慰道:“孙真,你就说说你所知的当地军情。”

孙真舔了舔嘴唇,开口说道:“卑职家乡是在登州府黄县,南下逃难之前也只是一介农夫,对军情了解有限,若是有说错的地方,各位首长切莫怪罪。”

登州的行政编制始于唐代,到明洪武年间才升州为府。《明实录》中有记载,“时以登、莱二州皆濒大海,为高丽、日本往来要道,非建府治,增兵卫,不足以镇之。”

登州府下辖蓬莱、黄县、栖霞、招远、莱阳、福山、文登七个县加一个宁海州,治所府城设在蓬莱。地方驻军则主要集中于登州府城、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大嵩卫几处地方。原本整个登州的驻军有两万余人,但在经过了历时两年的战乱之后,包括军营卫所在内的大部分官方机构都已经被摧毁殆尽,地方上所剩的可用兵力大概已经十不存一了。

孙真离开登州开始逃难的时候,大明已经从济南府、青州府、兖州府等地调集兵马进入登莱地区平乱,战后大概也会留下一部分军队对当地驻军体系进行重建。不过考虑到战乱之后当地缺衣少食,赋税断绝的状况,这种重建工作大概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

正如孙真自己所说的那样,他对登州当地的军情了解也仅仅只是流于表面,所知不多。各个卫所的驻军规模,指挥使是何人,在登莱之乱中的战损状况,这类比较具体的军事情报,孙真便基本上是一无所知的状态了。至于当地的地理环境,孙真虽然还算熟悉,但因为尚未掌握绘制地图这种高级技能,所以也没办法在纸面上描绘出来。

“中士,你已经参加过多次军事行动,应该知道我军对港口的重视程度,那么关于登州当地的港口,你有没有什么相关的消息可以告诉我们?”颜楚杰待孙真将所知情况说得差不多之后,这才向他提问道。

不管是进军台湾岛还是北伐舟山,海汉首选的目标便是当地的主要港口。孙真当时虽然还只是普通一兵,但在经历了数次战斗之后,自然对于海汉擅长的跨海作战战术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海汉军发动的攻势几乎都是以占领当地港口为行动开端,以此作为前进基地来对目标发动进攻。这种战术要求所占领的港口具备一定的船舶停靠和陆路交通条件,以便能使用海运手段向当地尽快投放兵力和重型火力装备。普通的天然港湾或者是渔村码头,还难以满足军事行动的需求。

孙真想了想才回答道:“禀首长,登州各卫治所均设在近海处,靖海卫、成山卫、威海卫都建有军用海港,但规模最大的一处,当属登州水城。其城北临渤海,西北跨山,东南濒河,水城城周三里,城墙高三丈五尺,厚丈余,城墙上设有火炮,在万历年间还重新铺设了外层墙砖。”

登州水城早在宋代便被用作了军事基地,明洪武年间在原有的基础上修筑水城,北砌水门,南设振扬门,名为备倭城。万历年间抗倭将领戚继光,天启年间登莱巡抚袁可立都曾在这里操练水师,抵御外寇,是胶东半岛最为重要的军港之一。

不过这处水城在登莱之乱中并没有幸免,登州城陷落之后,山东总兵张可大在水城坚守数日,终因寡不敌众还是被攻破了城防。张可大杀死妻妾家人,然后自尽于城内太平楼内,以身殉国。而驻扎在水城的这些水师、海船,除少数毁于战火之外,剩下的尽数被叛军掠走,成了他们后来叛逃东北的主要交通工具。这水城就算还在,现在应该也只是空城一座了。

孙真点出的这个地方虽然客观条件还不错,但他并没有考虑到其位置与登州府城紧邻,如果海汉选择了直接占领明军的军事基地并在当地驻军,这就摆明了是军事入侵的性质了,恐怕难以跟当地官府和平共处。而海汉目前并没有在当地开疆拓土大规模圈地的打算,为此得罪明廷和地方官府,甚至引发军事冲突,并不是执委会和军方所愿见到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