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8.第828章 军火贸易与对外政策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021 字 2022-11-06

发生在台湾岛的战斗并没有耗费军方太多的精力和资源,因此石迪文只是简单问了几句,便主动将话题转到了别的事情上:“我出发前颜总找我谈了话,执委会的意思,还是希望先与浙江官府建立起关系,然后再对舟山群岛动手。这样可以就近得到一部分补给,缓解后勤供应的压力。另外工业部和商业部也希望能够通过军方的接触开辟浙江的军火市场,你知道的,执委会对这一块的事情一向都很重视。”

军火贸易一向都是海汉出口盈利的重点项目,早期向安南出口的军火,不仅为海汉换回了大量的资金和劳动力,更重要的是为海汉打开了安南这个市场,让海汉得以在大明之外获得另一处稳定的收入来源。而之后与广东、福建两省官府之间的军火贸易,更是让海汉在这两省沿海地区获得了诸多的特殊待遇,已经完全超出了海商的身份。

军工部门的收益有相当一部分都被划作了军费开支,因此军方对于军火贸易一向都会全力支持,在与友军接触期间也会想法设法地帮忙推广海汉的武器装备。当然了,但凡是亲眼见识过海汉武力的军人,都很难抵挡住这些先进装备的诱惑。哪怕海汉对于其中的一部分武器装备还有限购政策,能买到的也价格不菲,但仍然会让地方官府趋之若鹜。

不过近两年由于海汉已经逐步控制了广东主要的几处出海通道,沿海地区也变得风平浪静,明军对于更新武器装备的迫切性已经远不如头几年省内大乱的时候,官府购买武器的数量也在直线下降。如果不是海汉这边给经手人员的回扣够高,广东官府很可能已经把军购合同彻底从财政预算中裁掉了。

福建方面的状况稍好一点,毕竟许心素财大气粗,不像广东官府那样需要依赖于朝廷拨下来的军费开支。即便福建海疆已经趋于安全,他也依然是每年照买不误,将军购当做了拉拢海汉维持双方合作关系的一种手段。

但对于海汉军工来说,近两年的武器外销订单数额已经趋于停滞,不管是数量还是总价都没有明显的增长,这可不是什么值得庆祝的好消息。要打破这种僵局无非就两个办法,一是放开高端武器的销售,二是开辟新市场。

放开高端武器销售对海汉来说显然不可取,外销型武器要与自家列装的武器存在不可逾越的性能代差,这是在穿越伊始就确定下来的策略,以此来确保大量出售的武器不会对海汉自身造成反噬。就算如此,类似火炮、战船这样的重型武器,海汉一直都小心翼翼地控制着数量,并且对弹药、零配件等补给物资也实施了严格的出口管控。如果说为了经济利益要放开高端武器的销售,执委会的委员们大概还不会糊涂到这个份上,毕竟军备是海汉重要的立足本钱之一,看家的宝贝无论如何是不能轻易流落到外人手上的。

至于开辟新市场,其实相关部门一直都没有停下过各种尝试。南洋方面,除了安南这个大买家之外,中南半岛南端的占城国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客户,虽然比不了许心素这么土豪,但一年下来六位数的买卖还是有的。此外葡萄牙也借助自己在南洋各处拥有殖民点的优势,协助海汉将军火卖给南洋的一些地方政权。

去年跟荷兰人大干了一场的马打蓝国就是海汉目前的客户之一,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军队与荷兰武装之间的实力差距之后,马打蓝国的领导人立刻撒出重金求购重型武器,而曾经向他们贩卖过火枪火炮的葡萄牙人,就很适时地造访了马打蓝国,并向他们推荐了海汉出产的武器。当然了,葡萄牙人在中间只是充当了掮客的角色,主导者仍然是海汉一方。

海汉目前由于在南海区域缺乏合适的战略支撑点,暂时就只能止步于安不纳群岛。不过对于南洋地区的形势变化,海汉并没有放弃介入的努力,通过马打蓝国等土著政权来拖住西方殖民者的发展脚步,也是目前海汉所采取的策略之一。扶持一个地方势力去对抗海汉的竞争对手,这种事对于海汉而言已经轻车熟路,在福建就已经取得了极好的成效,南洋这边只需将这套办法复制过去就行,只不过福建官府变成了马打蓝国,而十八芝的角色则是由以荷兰为首的西方殖民者代替。

作为目前海汉最为先进,火力最强的主力战舰,“威严级”在海汉现有的任何一支舰队中都是担当着中流砥柱的角色。不过由于这种大型战舰的建造工期较长,加上率先使用了蒸汽推进系统,日常运转和维护对后勤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并不是海汉的每一处据点都可以部署“威严级”战舰。

在澎湖马公港的军事区内,已经提前为这艘船的到来修建了专用码头。与其他战船所停靠的码头有所不同,这里的码头上专门配备了为战舰快速补充燃料和淡水的大型输送装置,能在两小时内就将船上装载淡水和燃煤的舱室装满。同时这里还专门配备了六名机修工,他们的任务就是在船只未出海的时候对船上的蒸汽动力系统进行维修维护。

由于穿越者和归化民在文化和学识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在这个时代能培训出这些机修工极为不易,可以说个个都算是工业部和海运部的宝贝,钱天敦为此还专门拨了一个班的人马负责他们的日常安全。

这艘主力战舰的到来,也象征着海汉在澎湖——台湾地区驻扎的海军部队终于形成了一支完整的舰队编制。如果这条船能够提前大半个月到来,还赶得上在台北战役中登台亮相,强大的舰载炮火也能让海汉军在攻打鸡笼港社寮岛的时候更容易一些。

在完成了舰队编制之后,军委也专门调了一员干将过来坐镇指挥,便是曾经在1631年出使福建的石迪文。当时石迪文作为使团武官,陪同宁崎到漳州会晤许心素等福建高官,结果十八芝在城中策动了一起刺杀行动。虽然并未伤及到使团人员,但石迪文还是充分地利用了这个机会,以报复为名率领使团船队攻击了十八芝控制下的南日岛,并且一举攻克了这个困扰福建明军多时的毒瘤据点。

石迪文在福建拿下了海汉的首战胜利之后又过了近两个月,得到调令的钱天敦才从安南动身,带着特战营到福建接手了当地的驻军指挥权。要认真说起来,海汉驻福建部队指挥官这个职务,石迪文勉强也算得上是钱天敦的前任了。

石迪文离开福建后,在海军中担任着第二舰队指挥官的职务,并且也参加了1632年海汉攻打澎湖的军事行动,算是海汉军中为数不多对福建状况较为熟悉的高级将领之一。这次福建舰队完成编制,军委考虑新舰队的指挥官人选时自然而然就将熟门熟路的石迪文列为了首选。

而石迪文自己对于这个调动也是抱着乐于接受的态度,目前海汉的发展策略是从海上向南北两个方向扩张,南边的的安不纳群岛由罗杰坐镇,近期内爆发战事的可能性极小。唯一有立功机会的就是北边,在大明东南沿海形成链式布局之后,北进的难度要比缺乏战略支撑点的南海地区小得多,作为一名有进取心的军人,石迪文自然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多多立下战功。

石迪文和钱天敦已经不是第一次并肩作战,早在安南内战时期两人就有过多次合作执行任务的经历,也算是老搭档了。两人见面之后自然有一番唏嘘,兜兜转转之下,想不到又一次在福建这边成为了搭档。相比以前在安南合作的时候,现在的海汉军真可谓是鸟枪换炮,兵强马壮,能够让他们这些指挥官发挥的余地也更大了。

当天钱天敦设宴为远道而来的石迪文接风洗尘,驻澎湖的各部门负责人也都到场作陪。不过除了钱天敦之外,其他人都是归化民干部,有些事情也就不太方便在酒桌上谈论了。酒席结束之后,钱天敦又邀请石迪文到自己的书房,让罗舞丹将许家送来的上等安溪铁观音泡了一壶,这才开始谈论起了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