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0.第760章 交易条件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011 字 2022-11-06

不等菲利普想出词来反驳,厉斗继续说道:“贵公司在大员港落脚也有七八年时间了,连个热兰遮堡都还没建完,有什么资格声称对全岛拥有主权?”

厉斗这番话无疑是击中了东印度公司的痛处,由于台湾岛的位置距离东印度公司总部巴达维亚实在太遥远,荷兰人在当地安置的移民数量实在太少,难以有足够的产出,导致大员港在很长时间内都必须依靠总部提供各种物资来维持殖民地的运作,而紧巴巴的物资供应又使得当地的殖民机构没有办法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到其辖区内定居。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了大员港殖民地在建立数年之后才粗略地完成了热兰遮堡的一期工程,大大拖慢了原本计划的开发进程。

如果按照比较正常的殖民地发展速度,这么些年就算不能像海汉人那样占据了整个海南岛相比,至少可控势力范围也不会还被限制于大员港的小小范围之内。但缓慢的基建拖慢了殖民地的发展速度,在过去这种状况似乎没有带来太多负面影响,毕竟荷兰人在这一地区的竞争对手实力也不强,葡萄牙和西班牙都是一样的外来殖民者,在岛上的影响力远不如荷兰,而实力最强的大明又对这个岛没有什么兴趣,唯一的对手就是岛上的土著而已。

当然了,以岛上土著所拥有的武装程度,还不足以跟荷兰人争夺地盘。只要荷兰人管住自己的脚,不要深入山区主动招惹好战的山地土著,也不会有什么大的麻烦出现。

不但如此,荷兰人还笼络了十八芝这支海盗作为自己的保镖,保证了在这个区域内没人能挑战东印度公司的权威——直到海汉人的出现,这种形势才突然起了变化。

去年七月海汉人派来给福建明军助战的武装船队在南日岛击败了东印度公司的船队,一向没有把海汉这个后起之秀发在眼里的荷兰人终于发现自己的失误有多大,这个不声不响在大明领土上定居下来的族群并没有像葡萄牙人那样沦落为寄生虫,其战斗力之高让荷兰人简直跌破眼镜。直到那个时候他们才明白了为什么葡萄牙人在安南吃了亏之后还会主动跟海汉修好关系,为什么福建官府会不遗余力地促成与海汉的合作,甚至恨不得把海汉人当成神灵给供奉起来。

仅仅又过了一年不到的时间,连战连败的十八芝终于还是顶不住海汉的军事压力,最终选择了放弃老窝逃往海汉的势力范围之外。而十八芝这一逃,意味着台湾岛与大陆之间唯一的屏障消失,就相当于是把大员港彻底地暴露在了海汉战船的炮口之下。这个时候大员港的荷兰人才感受到了真正的压力,无时不刻都在担心海汉人对大员港发动突然袭击。虽然热兰遮堡的一期工程已经结束,但荷兰人也很清楚目前的热兰遮堡只能对付落后原始的土著人,和兵力稀少的西方同行,想要对付海汉民团那种武装程度极高的职业军队,凭借现在的热兰遮堡还远远不够。

有了去年失败的前车之鉴,大员港也不敢再派出武装船队去驱逐占据澎湖的海汉人。那样做的后果大概并不会是扫除海汉这个隐患,反倒极有可能造成引火烧身的恶果。唯一的希望就是海汉人能够严格遵守去年签署的停战协议,不主动染指荷兰人已经占领的区域——当然也仅仅只是希望而已,荷兰人自己其实也不太相信这种停战协议的有效期能保持太长的时间。

毕竟在进军远东的过程中,他们曾与葡萄牙人、法国人、西班牙人、英国人都签署过不少次停战协议,然而小规模的摩擦和冲突仍然每年都会出现,不会有人真的因为这一纸协议而让自己束手束脚。说到底大家在乎的并不是协议上如何如何,而是自己能不能战胜对手,获取到足够多的利益罢了。

荷兰人担心了好几个月的事情,在最近终于发生了。通过某些消息渠道,荷兰人得知了海汉已经在十月派出船队前往台湾岛中部,并且有大批武装人员登陆上岸,在当地停留了数日之久。

这些武装人员在当地做了些什么事情,荷兰人暂时还无从考究,但有一点很明显,海汉人并没有对身边的这块陆地视而不见,他们之前一直没有任何动作,或许仅仅只是因为还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而已。而这一次的登陆,极有可能就是预示着海汉人接下来会对这块陆地有所动作了。

菲利普的话立刻便引起了厉斗的兴趣,如果真能指定移民的对象,哪怕仅仅是一些比较粗略的筛选条件,还能保证每个月引进千人左右的规模,那这生意即便是付出一些经济上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海汉目前最需要的移民有三类,第一类是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日益庞大的海汉官方机构体系有数量众多的岗位处于空缺状态,而能识会写往往就是任职这些岗位的基本要求之一。大明的读书人大多是以科举入仕为人生方向,而入籍海汉无疑是要让他们放弃这个人生理想,心理障碍还是非常大的。尽管现在有不少海南岛本地的读书人已经选择了为海汉效力,但相较于海汉所辖地区需要的人才数量而言,缺口依然非常大。

当然也有人想过从别国引入识字的汉人,毕竟这个时期东亚很多国家都是以汉字作为本国的官方文字,不过由于路途遥远,识字率低等客观原因,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只从安南引入过少量文人。最终海汉不得不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大明发配到崖州的囚犯身上,这个群体不但识字率高,而且已经在大明失去了个人前途,更容易吸引其主动选择入籍海汉。

第二类移民是有一技之长的各行业匠人,这方面的需求缺口也是相当惊人。仅最为常见的泥水匠、木匠、铁匠等行业,海汉目前的缺口就多达千人以上。虽然海汉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建设职业培训体系,但其训练规模却远远跟不上海汉迅速扩张所带来的人才需求。如新近成立才几个月的澎湖基地,就存在着严重的专业匠人缺口。

在攻下澎湖之后,从大本营派遣过来的匠人全加在一起还不足二十人,如果不是福建方面派遣了大量民夫到澎湖协助完成基建工程,澎湖基地投入使用的时间大概要往后延迟至少三个月以上。而自从移民营地开始接收北方移民,这种专业人员短缺的状况才稍稍得到了缓解——在登记鉴别移民身份的过程中,本地就已经对新移民当中的匠人不动声色地进行了截流。

虽然执委会现在还对澎湖基地的这种行为睁只眼闭只眼,但大家都很清楚这种截流只是短期手段,不可能长期使用。如果未来要开发台湾岛,那还是得想办法引进更多的专业匠人才行。

而第三类紧缺的移民就是各种专业服务人员,比如说端茶倒水侍奉人的丫环。对于穿越者们来说,目前最为艰苦的时间基本都已经过去了,而给所有穿越者提供必要的生活享受和个人福利也已经逐步提上议事日程,毕竟绝大多数人参加穿越的主要目的就是想来这个时空做人上人,好好享受一把荣华富贵。现在虽然还没有到排座次封侯拜相的时候,但以海汉目前所具备的经济条件,要给所有穿越者配上基本的生活服务人员倒也已经不存在太大问题。

如果菲利普真的能够向海汉长期提供这几类移民,那执委会大概也不会对这种交易设置太多的障碍,反倒是有可能会为此而拨出专款,推动这种交易的规模扩大。不过菲利普的身份无疑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敏感点,厉斗虽然对其提出的内容很感兴趣,但他倒是没有因此而忘记弄清菲利普的真正目的。

“你想要的交易条件,就是用这些移民来交换我们手里出产的各种商品?”厉斗必须要西岸确认这件事,才能跟菲利普谈论后续的细节问题。

“是的没错,贵方出产的玻璃制品、瓷器、蔗糖、香料、甜酒……有很多都是鄙人感兴趣的交易品,如果有必要的话,鄙人可以列出一个详细的备选清单。”菲利普很兴奋地应道:“鄙人可以用菲利普家族的名声起誓,贵方绝对不会在交易中吃亏。”

厉斗当然不会随便相信一个初次见面的老外,对于菲利普的赌咒发誓也只是一笑置之,继续追问道:“你确定不会再提出其他的交易条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