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5.第735章 城破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012 字 2022-11-06

不过得益于范迪门的提前安排,在城门倒塌之后,其后的数门火炮立刻对尚未撤离让出道路的攻城车进行了炮轰,推车的力士和夹杂期间的士兵几乎悉数都死了密集的近距离炮火之下。而紧随其后的马打蓝军因为前进的道路被堵,最终也未把握住这个极好的时机攻入城内。随后城内守军用石块对城门处进行了封堵,将硕大的攻城车毁掉车轮后也一并堵在了城门里,这样即便马打蓝军能够再次攻陷城门,也必须要用人力清除掉那根三人合抱,近十米长的巨型圆木才能入城。

但马打蓝军在9日这天发动的攻势没有再执着于攻陷城门,而是再次使用了大举攀附城墙的战术。由于城墙上的重型武器几乎都已经在长达一个月的交战期中陆续报废,荷兰守军并没有太好的办法阻止马打蓝军迅速接近城墙。很快上百架攻城梯就在城墙外次第竖立起来,马打蓝士兵一手抓着木盾,一手提着战刀,如同猴子一般灵活地附梯而上。

尽管巴特一连调上了三支预备队,但他所在的城墙地段依然很快就被敌军攀上城头并站稳了脚跟。巴特很郁闷地发现,自家增援部队到来的速度甚至还比不上通过梯子上到城头的敌军。尽管守军能够凭借一定的武器优势取得杀伤比的上风,但并不能有效改变敌军正一步一步向城内推进战线的势头。

“巴特大人,范迪门大人要求你立刻率队撤入城中!”

传令兵带来的军令让巴特不得不放弃了马上就要彻底丢掉的城墙防线,让火枪队掩护长矛手们从第一线后撤。而占领城墙的敌军倒也没有急于追击撤离中的敌人,而是立刻围剿那些没能来得及从城墙撤下的守军小队。

巴特率领部队很快撤离到距离城墙大约两百米的一处街垒,五米宽的街道上架设了两门六磅炮,并以此为基础部署了两队火枪手和大约一百五十名长矛手。类似这样的街垒在城内还有许多处,守军指望着能以这些措施进一步拖慢敌军占领全城的时间。哪怕只有半天甚至一两个小时也是好的,只要没到最后一刻,所有人心里其实都还存有翻盘的期望。

巴特和他指挥的部队得到了大约半个小时的喘息时间,然后就迎来了马打蓝人的又一波进攻。刚刚攀上城头的马打蓝军由于缺乏重武器,在街垒炮火面前毫无还手之力,丢下二十多具尸体后就退回了城墙附近。很显然街垒战术是起到了应有的作用,马打蓝军在把火炮运进城里之前,很难从正面攻克这些进攻面十分狭窄的街道。

马打蓝士兵们也不愿在这种局面下盲目地发起冲锋,在城外平原上冒着敌军炮火前进那是另一回事,毕竟被击中的只会是少数人。然而在城内的街道上避无可避,硬往上冲的唯一结果就是变成炮灰。

部分军官很快找到了别的办法,指挥士兵冲进城中的民宅,从街道之外的区域另外开辟一条行进路线,绕过荷兰守军所架设的那些要命的街垒。

巴特对于范迪门在战前的安排其实也是一知半解,并不完全清楚。而且整个巴达维亚城里清楚知道这个作战计划内容的人,大概也不会超过五个,所以他能够透露给成大朋的信息也很有限。不过成大朋结合着一个月以来的战局所作出的猜测,的确已经非常贴近事实,与巴特自己的猜想也基本趋于一致。

准确地说,范迪门在战前所作出的部署,其构想还是来自于已经过世的科恩总督。尽管马打蓝人在三年前的交战中没能攻克巴达维亚,最后悻悻撤军,但时任总督的科恩并没有掉以轻心地认为这样就一劳永逸地解决了马打蓝这个外患。在战后这三年,一直到他过世时为止,科恩都没有放松为可能出现的下一次交战做准备。修筑城外堡垒,扩大驻守军队,提升武器配置等加固城防的措施,都是为了对付不知何时会再次杀过来的马打蓝军,而除了这些基本的备战措施之外,科恩也还准备了盘外招,希望能够借此来解决马打蓝人连年不休的好战势头。

科恩的计划说简单也简单,就是要藏兵于外,在巴达维亚之外的南洋殖民地部署一支分散的武装力量,只在战时集结起来采取统一的行动。当然这个计划是建立在他对马打蓝军战略意图足够了解的基础之上,确定对手是将巴达维亚城作为了最主要的目标,否则这些分布于南洋各地的武装被马打蓝分头各个击破的话,那这游戏可就彻底玩砸了。

按照科恩的计划,这些武装船只和人员会在下一次马打蓝人发兵讨伐巴达维亚的时候开始行动起来,以武装船队的形式在南洋海域展开行动,捣毁马打蓝国所属的主要港口。作为一个国土分布在南洋诸岛的政权,港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这个作战计划成功,那么就将大大动摇马打蓝国的统治基础,而且会极大影响到马打蓝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剌登·郎桑锲而不舍攻打巴达维亚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想要抢下这个号称南洋贸易之都的重要商贸港,而科恩的作战意图就是攻其必救之地。

当然,马打蓝人也未必会撤兵去救援被攻击的地方,因为消息的传播时效性所限,当他们收到消息的时候,其实事情已经过去很多天了,他们赶回去也不见得能把入侵家园的敌人给堵住。所以科恩的计划制定得十分极端,并不是以回防巴达维亚解除围城之困为主要目的,而是将摧毁马打蓝港口作为了首要任务——先毁掉马打蓝的港口,下一步再考虑解围。

这是一种相当冒险的做法,因为巴达维亚城极有可能因为顶不住马打蓝军的攻势,在各地舰队回防到位之前就宣告失陷。而且即便这些舰队能够趁着敌人大本营空虚的时候捣毁各自的作战目标,也不代表他们的回防就一定能解决巴达维亚城被围之势,有可能会连自己的老本都赔进去。但科恩和范迪门商量之后一拍即合,义无反顾地制定了这个作战计划,决意要借此跟马打蓝人作个了结。

除了他们本身就具有极为强烈的冒险精神之外,比较客观的原因就是马打蓝国的讨伐已经大大影响了巴达维亚的发展。巴达维亚从1621年初建时仅有一千多人口的海滨小镇,发展到拥有五万人口的“南洋大城”,只用了不到七年的时间,但1628和1629连续两年的战争,却让这座高速发展中的海港城市减缓了发展势头,人口规模不升反降,原本一片大好的形势也被蒙上了阴云。

如果照着马打蓝人的战争节奏走下去,巴达维亚城只有两种下场,一是被其攻克,沦为马打蓝国国土;二是被连年的战争摧毁,无法进行贸易,逐渐走向衰落,到最后逼得荷兰人不得不放弃这里。不管哪一种结果,都是东印度公司所不能接受的,所以科恩和范迪门多少是抱有鱼死网破的心理,即便是保不住巴达维亚,也要让马打蓝人承受相应的损失——到时候马打蓝人抢去的只是一个残破不堪的巴达维亚,而国内的港口全被摧毁,那么他们所期望的区域贸易中心地位大概也无法再短期内实现了。

最坏的结果,莫过于巴达维亚被攻陷,东印度公司总部毁于一旦,但荷兰舰队摧毁马打蓝各地的港口之后,或许能够劫掠一笔财富在其他地方重新开始修筑据点。虽然这个结果两败俱伤,但总要好过被马打蓝人独占鳌头或是活活拖死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