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1.第691章 谈判结果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059 字 2022-11-06

这些要求对于海汉来说倒并不存在太大的难度,也不会妨碍海汉接下来的一系列发展计划,因此执委会对此也没有过多的刁难对方。至于说以后要是有什么别的变化,执委会倒也并不顾忌直接撕毁所谓的和平协议。其实双方心里都很明白,这次所达成的协议仅仅只是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只要双方的利益存在巨大的冲突,迟早都还会干起来。

最后代表海汉出面签字的是顾凯,在完成这个草案协议之后,双方都是长出了一口气。荷兰人固然觉得是免除了一场大难,而海汉一方也感觉总算减去了一份重压,不用再时时刻刻担心荷兰人在南海出兵了。当然了,把赖在三亚一个多月的荷兰使团赶走,也算是省下了一笔不必要的日常开支。另外腾出来的那栋别墅也要立刻派上用场,最近抵达三亚的外地客商太多,不管什么档次的接待场所都已经开始告急了。

1631年10月10日,范隆根率领的东印度公司船队终于离开了三亚港打道回府。在出发之前,范隆根等人获准在外交人员的陪同之下,游览胜利港和景观大道附近的商业区。而他们也终于得偿所愿,亲眼见识到以往在大明商人口中所称的“南海第一港”究竟有多大的排场。

毫无疑问这里的商业气氛远远超过了巴达维亚,鳞次栉比的商铺和码头上不见首尾的商船船队,让见多识广的范隆根也叹为观止,他认为只有阿姆斯特丹这样的黄金港口,才能与三亚的繁荣状况相提并论。

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是欧洲的航运和资金流动的中心,大量的商船从这里发往波罗的海、北美洲、非洲及遥远的东方,全球贸易网络的基础可以说就是由这里开始发源。东印度公司的股票持有人中,阿姆斯特丹的商人就占了多数,这里也是世界上第一家股票交易所出现的地方。即便是在现今欧战打得火热的时候,阿姆斯特丹的繁荣也依然没有受到战争的太大影响,仍然保持着欧洲经济中心的地位。

而看过胜利港的状况之后,范隆根也意识到海汉人的营建能力有多么可怕。阿姆斯特丹从14世纪被授予城市资格,到17世纪初成为欧洲经贸中心,用了近三百年的时间才建成了这座伟大的港口城市。而海汉人来到这里才不过几年时间,就已经发展出了一座繁荣如斯的城市,尽管这里的城市规模还远不及阿姆斯特丹,但只要想想这个小城市短的可怕的发展史,就让范隆根忍不住心生警惕。如果给海汉人十年、二十年以及更长的时间来发展,那么这里会在他们的手中变成什么样?

登船之前,于小宝一句有意无意的话再一次重击了范隆根:“像三亚这种规模的港口城市,在这个岛上至少还有另外两处在建。”

于小宝所指的自然是北边的琼州府城和儋州,那两处的自然条件也的确不差,假以时日发展成区域商贸中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过范隆根显然理解有一点偏差,他认为于小宝所说的另外两处是已经达到了三亚这样的城市规模,对于海汉的实力估计不得不又上调了一个台阶。

范隆根心里还是很庆幸这次能够出使海汉,如果不是亲眼来这里看到三亚的状况,任谁都很难相信那些水手之间的传闻,说什么三亚的海汉人富得流油,钢铁多到用不完以至于拿来造大铁船放在港口当摆设,岸防炮台修得漫山遍野光是大腿粗火炮就有上百门等等。真正到这里看过之后,才知道传闻中的荒谬场景居然都是真的,而且并不能完全形容出这里的强盛,光是胜利港东侧军用码头停靠的那一整排战船,就让范隆根看得胆战心惊——从中抽出任何一艘来,吨位都比他自己船队里的旗舰要大出不少。

“对安不纳群岛实施共管?”陶东来在听到汇报之后也不禁哑然失笑:“荷兰人这是要强行保留脸面啊!连共管这种话都说出来了……小宝是怎么回复他们的?”

“小宝倒是咬得很死,只说允许民用船只在当地停靠,根本就不提管理权的事。”提到于小宝这个得意门生,施耐德也是一脸的骄傲:“跟这几个荷兰使者周旋了一个多月,小宝的进步的确很明显,我看等到这个谈判结束,就可以让小宝直接进商务部做事了。”

“说好的外交部呢?”顾凯在旁边不答应了:“之前不是已经定了让小宝到外交部工作吗?”

“外交部的事情先缓缓吧,秋交会的事情太多,现在商务部根本忙不过来,正需要调人帮忙,小宝这种不用培训就能上岗做事的干部本来就不多,这个人选你就暂时不要跟我争了。”施耐德可是连半点让步的意思都没有。

“小宝的工作分配问题先放一放,把正事办好了再说!”陶东来不得不把即将歪掉的谈话方向重新拉回来:“既然荷兰人现在有服软的趋势,那就趁热打铁,尽快把谈判完结。秋交会的事情,最好是尽量避开荷兰人的耳目,毕竟跟他们的利益冲突很大。”

陶东来所说的“利益冲突”,主要是指秋交会期间海汉将和各方达成的一系列贸易协定。这些贸易协定会帮助海汉拉拢各国海商,使其将海汉治下的各处港口作为最终目的地。而这些措施势必会让东印度公司的日常贸易受到影响,那些原本会不远千里前往巴达维亚进行交易的商人,或许今后就会选择距离更近,各种税率也明显更低的海汉港口来作为物资集散地。

当然了,影响商人们作出选择的条件不仅仅只是距离和税率而已,当地的市场状况、港口条件、物产、安全,以及官府对待商人的态度等等,都是需要综合考量的外部条件。将这些条件综合到一起之后,海汉的优势才会进一步地突显出来。

巴达维亚所能提供的商品不少,但现在的海南岛也能出产其中的大部分,而所欠缺的仅仅是少数当地出产的农作物产品,经济价值并不算高。相反海南岛所出产各种海汉特色产品,却往往是巴达维亚市场上根本见不到的稀缺货,而且有不少种类是限时限量供应市场,这意味着只有那些与海汉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的商人,比如说自愿跟海汉商务部签订互惠贸易协定,这样才能有机会购买到这些价值高利润也高的紧俏商品。

巴达维亚近年倒是在税收方面对华人网开一面,为了吸引更多的华人到当地定居,东印度公司设立甲必丹制度,并将当地的一切零售商业,包括沿海贸易承包权在内,都交给了华人首领甲必丹负责。在巴达维亚当局对零售业、赌博、进出口贸易、娱乐等行业的所征收的21个税项当中,华人承包了其中的17个。单单从税率角度而言,海汉倒是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也就只是一些细节比对方做得更好,比如对货物价值的统计和纳税结算手段等等,运作效率倒是要比巴达维亚的荷兰人高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