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9.第609章 刺杀案的影响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031 字 2022-11-06

“宁先生说得极是,今后谁在老夫面前再提及和谈,那就一律视作十八芝同党!”许心素此时也的确淡了再跟十八芝和谈的心思,这郑新知将他搞得这么被动,许心素简直恨不得能将他除之而后快了。

两天之后,许心素按照海汉使团的意思,在漳州城对这次刺杀案被抓获的人员进行了公审公判,审完便直接拉去菜市口行刑砍了脑袋,并且挂在城门口示众半月。在漳州这一亩三分地上,许心素基本可以做到言出法随,并没有什么判完死刑之后等到秋后问斩之类的程度,要的就是一个震慑效果。

而这次的公开处理,也就意味着福建官方与十八芝之间的完全决裂,以前那种睁只眼闭只眼,明面上打仗私底下仍然有经济往来的局面,以后大概就不会再在福建沿海地区继续出现了。许心素在审讯结果出来的当天就签发了数道命令,在漳州、泉州、福州等地捉拿那些为十八芝效力的人。

这样的抓捕行动当然会引起不小的乱子,但对于许心素来说,现在已经没有太多的顾忌了。宁崎已经给他表了态,只要站在海汉一方,那不管未来福建形势发展如何,海汉都可以保许家富贵平安——大不了混不下去卸任福建总兵,海汉这边立刻就可以在海外交一处正在兴建中的港口城市给许家经营。

这种支持力度已经没什么可以再挑剔的了,有了这条后路,许心素的想法也就简单了许多。至于说消灭十八芝之后,海汉在福建的利益分配,宁崎也已经代表海汉执委会表明了态度,只要每个港口的自由通商权,不会主动在福建境内驻军——当然近期将向福建派驻的民团部队并不在“主动”的这个范畴之内。既然海汉人愿意以这么大的力度和决心来支持自己,许心素原本的一些后顾之忧也就彻底没了。

在处理完刺杀案之后,双方的会谈内容便由军事合作转向了商贸领域。双方约定将在未来三年中向联合经营的“闽海行”各自注入不少于十五万两白银,用于建造大型商船,开拓远东地区的新航线,以及在东南沿海各地建设专用码头和补给点。

扩大经营规模之后的“闽海行”,除了要为日益增加的两地海上商贸提供运输服务之外,还将负担福建向海南岛大规模输送移民的运输任务。虽然福建本地的移民人口会比较有限,但许心素将会设法从与福建接壤的浙江、江西等地组织移民。海汉给予福建的移民政策非常灵活,这些移民既可以与海汉按人头进行现金结算,也可以算作许心素在海汉治下地区的投资股份获取长期收益。虽然价格与早年民间人贩子组织猪仔下南洋也相差不大,但许心素显然更看中这种合作的政治效应。

而且近年北方大乱、粮食欠收,有相当数量的难民都在往局势比较安定的南方逃亡,以低廉的成本收罗难民并没有太大难度。对于地处遥远海南岛的海汉人或许存在地理上的天然障碍,但对于福建来说却要容易得多。

当然了,所有的这些合作都有一个必须先达成的前提,那就是海上航道的平安。而要做到这一点,解决十八芝就成了势在必行的一步棋。早先福建官方想要停战,是因为作战的代价已经大过了可能获得的预期收益,但如今海汉所承诺的预期收益大大超过从前,与十八芝作战也就重新成为了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福建方面从中将能获得的收益增加,甚至会大大地超过与红毛人贸易所得,许心素等福建官员倾向于哪一边就无需多说了。

在漳州城住了近十天之后,许心素终于与海汉使团一同出城返回中左所,准备参与接下来的联合军演。

十八芝虽然要人有人要船有船,算得上是福建沿海实力最强大的一支海上武装,但同时他们的短板也非常明显,那就是人口基础太差,无法支持他们长时间对外作战。十八芝在澎湖和台湾岛的统治区人口加在一起不到十万,所能提供的战争物资数量有限,平时搞搞海上劫掠倒是问题不大,但要维持一场长期全面的战争,对手是这个时代远东地区最强大的帝国,背后还有超越这个时代的海汉人提供军火支持,所能取得的战果就不言自明了。

在此前的几年作战中,十八芝已经损耗了相当一部分精锐人手,以及大量的财富。而这部分损失要靠着他们的劫掠和走私已经难以弥补,阵营中也已经有不少头目对于看不到希望的战事心存异议,不愿再继续出钱出人跟明军耗下去。

正好在这个时候荷兰人跳出来做和事佬,愿意替十八芝铺路,为双方的和谈提供意见沟通渠道并担任中间人。郑芝龙权衡利弊之后也就坡下驴,便派遣幕僚郑新知秘密到了漳州,代表十八芝跟福建官府进行和谈。

双方在这个阶段因为不同的原因而都存有停战意愿,在初步沟通之后就一拍即合,暂时停止了在漳泉两州附近海域的敌对行动。不过这种停战也只是限定范围的短期行为,双方还必须就具体的停战条件进行谈判才行,而这个环节却进行得不太顺利。

正如海汉使团先前所预料的那样,十八芝的底线是至少要在福建获得稳定的贸易窗口,而这却正是商人出身的许心素难以接受的条件。许心素深知垄断福建海贸的好处,也能预见到被十八芝插足这个行业之后的局面变化,对于这样的要求自然不会接受。而十八芝对许心素所提出的退出澎湖,所有十八芝武装人员必须无条件接受明军收编的先决条件也同样难以接受,于是双方就此僵持不下,直到海汉使团的消息传出来,形势才开始起了变化。

许心素每年花费大量金钱购买海汉武器,并且不断派出人员前往三亚接受军事训练,将福建市场向海汉商人敞开,这些举措都并不是秘密。海汉对于福建的影响力有多大,对于十八芝是什么样的态度,郑芝龙这边也是心知肚明,而海汉在双方和谈的这个节骨眼上派出使团造访福建,很显然不只是一个巧合。

十八芝使者郑新知在得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就派人送信回去,征询郑芝龙的意见,并且建议派出船队,在途中截杀海汉使团。不过这个计划的可行度太低,直接就被否决掉了——许心素已经调派了数艘船只南下,准备去途中迎接海汉使团,而双方正处于停战期,如果许心素的船在附近海域出事,那这停战谈判也就不用继续再往下谈了。

海汉使团抵达中左所城当晚宁崎等人在接风宴上的发言,在第二天就已经传到了郑新知耳中。海汉人已经亮明了主战的态度,而郑新知认为许心素大概最终还会听取海汉人的意见,毕竟为了十八芝而开罪这个大靠山是一种相当不智的举动。但这样一来,十八芝议和的意愿就会完全落空,而继续再打下去,十八芝很可能内部就会因为战争损耗太大而分崩离析了。

要实现停战,就必须阻止海汉干涉谈判,这是郑新知最后所得出的结论。要实现这个目标无非只有两种办法,一是十八芝直接与海汉接触,达成某种程度的谅解,让海汉主动退出这个局,但这可能性微乎其微,近两年十八芝也试图通过各种渠道与海汉说和,但海汉的态度一直很明确,在福建就只认许心素一人,十八芝想要和平可以,郑芝龙必须自行向福建官府投案自首——这显然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而另一种阻止海汉的办法就比较冒险了,郑新知认为如果海汉使团在漳州出了事,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影响到海汉与许心素之间的合作关系,届时十八芝可以利用各种民间舆论,散布一些对许心素不利的消息出去,千里之外的海汉人大概也很难分辨事情真相,到时候必定会对许心素心生怀疑,说不定会直接终止对福建的军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