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4.第564章 苦命的绊脚石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016 字 2022-11-06

黄子星冷哼一声道:“大人有所不知,黄家庄虽被海盗洗劫两次,但劫走的终究是浮财,我黄氏一族在当地的七千多亩土地总是劫不走的。谁料那海汉人一来,竟然就称战时被海盗毁去的田契地契一律不认了,所有拿不出字据的土地,全部都被他们给充公了!”

“充公?这充的是谁的公?”李进在旁边听得入神,忍不住插了一句问道。

“琼州府城并未被海盗攻破,城中官府自然是有这些地契文书的存档,这充公当然不会充给了琼州府。”黄子星咬着牙道:“那些海汉人使了手段,竟然趁着接管府城的时候,将与我黄家庄有关的地契全都作了篡改。他们两片嘴皮子一碰,我黄家庄的数千亩田地,便统统成了海汉家的了!”

“竟有此事!”严明君忍不住在茶几上拍了一记:“这些海汉人也真是目无法纪,胆大妄为!”

“我黄氏族人自然不肯吃这哑巴亏,便去府城告状,没想到去了衙门之后,反而被海汉人诬陷跟海盗勾结作乱,将去告状的人全部都下了大狱!”黄子星说着说着眼泪都要下来了:“草民本来是打算去肇庆找总督大人告状,但那海汉人封了琼州海峡的航渡,所有前往大陆的人都得经过他们的管委会批准才能成行,草民申请了几次都被无端驳回,根本就没法离开这琼州岛。”

黄子星所说的这些情况倒也跟实际出入不算太大,当初伪装成海盗安南民团横扫琼北的时候,军方为了配合执委会之后会在琼北推行的土地政策,就有意识安排了大量消除隐患的行动。类似黄家庄这种反海汉态度分明的地方,安南民团在控制当地之后都是直接销毁了所有的田产地契,就等着民团军“收复失地”之后跟这些地主来个死无对证。

当然执委会也并没打算把这些人全都逼上绝路,只要他们愿意接受海汉的土地新政,那么海汉将以他们过去所拥有的土地按比例折算成集体农场的股份,每年还是能得到一些有保障的收入。虽不能大富大贵,但当成最低生活保障倒也绰绰有余了。

偏偏黄家庄这些人也破罐子破摔,还试图走官方途径把这些地再要回去。但海汉控制府城之后,这些动作都是徒劳的,管委会一句话,相关的土地档案便全部被翻出来办理了过户手续。而跑到府城管委会大门外哭闹的黄家人,自然而然就被随便找了个借口扔进了大牢。

这种手段其实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甚至可以用简单粗暴来形容,但相较于土地政策推广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到的暴力抵抗,这种将隐患提前消除掉的做法,更为执委会所欣赏。

当然也不是没有圣母认为这个过程中会牵连到一些无辜的人,然而在“海汉统一琼州岛”的大目标之下,这些个别的反对声音都很快被急于扩张势力范围的多数人声音给淹没掉了。毕竟已经穿越了三年多时间,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把海南岛这块具有天然屏障的陆地完整地据为己有。而在此过程中那些试图螳臂当车,逆历史发展方向而动的“反动分子”,自然就是被肃清和打倒的对象了。

毕竟是改朝换代的时候,谁还愿意花时间跟这些地主婆婆妈妈的讲道理进行说服工作?退一万步说,就算用软办法,这些人难道就会乖乖服从海汉的新政吗?对于急于扩大地盘的这股新兴势力而言,这些旧时代的既得利益者都只是自己所在的这个群体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而已,如果他们不愿意自己挪开位置让出道路,那么就只能狠狠地把他们踢飞了。

当然这些道理作为事件另一方的当事人来说是完全不可理解的,对黄子星的家族来说,先遭海盗洗劫一空,再被海汉人强买强卖,这简直就是接踵而至的两次灭顶之灾。这两者所犯下的罪行,对他们而言并没有孰轻孰重之分,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趁火打劫的海汉人还更为可恶一些。

严明君道:“所以今日你来见本官,是想本官替你主持这个公道?”

严明君在来儋州之前,也存有到了地方上之后先收买文化界人心的想法,但残酷的事实已经让他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儋州文化圈这些人的节操,并不比那些充满铜臭味的商人好到哪里去,而且这些人拍起海汉的马屁来,那更是出口成章,一套一套的,比那些没文化的商人要肉麻多了。尽管严明君见到的只是本地文化界的一些代表,但从他们身上已经足以看出本地舆论的大致方向是如何。

有了这样的经历和观感之后,严明君对于本地的文人已经谈不上有多少好感,更勿论信任了。这个初次登门的黄子星立场如何根本就不知道,万一他也是跟海汉人沆瀣一气,那李进这种言论无疑就非常危险。回头人家把这话向海汉人一报告,只怕李进又得吃些明里暗里的亏。

严明君不露声色地接过话头道:“海汉人忙于处理本地的灾后事务,于公务交接上有迟缓之处,也是难免的,李将军这个话稍显过激了。本官以为,海汉人带了民团击退海盗,夺回儋州,又主导本地的灾后重建,这功劳之大,是不容忽视的。本官也有意要上书朝廷,为海汉的各位头领请功。”

黄子星道:“严大人真是如此想法?草民昨日虽未能去为两位大人接风洗尘,但也听说当时海汉的张主任出言不逊,让严大人面子上很是过不去啊!”

严明君淡然一笑道:“市井传言而已,黄山长莫要当真。”

黄子星点点头道:“那草民再斗胆问一句,两位大人觉得,如今这儋州到底是我大明的儋州,还是海汉的儋州?这海汉人的所作所为,究竟是为了大明,还是为了他们自己?”

“大胆!”严明君眉头一皱,大声斥道:“如此忤逆言论,岂是你一个读书人应该说出口的?”

黄子星站起身来深深作揖道:“原来严大人认为海汉人做得都是对的,是草民唐突了,就此告辞!”

黄子星转身走出两步,便听严明君在背后叫住了他:“黄山长留步!”

黄子星停住脚步,转头问道:“大人还有什么吩咐?”

“黄山长言论之中,似乎对海汉有颇多不满之处,可否为本官解释其中原因?”严明君问道。这个黄子星话中句句带刺,明显就是有针对海汉的情绪,但严明君并不知他根底,也不敢随意表明自己的看法。眼见这人要走,严明君才忍不住开口叫住了他——这人若真是对海汉有些怨念,说不定倒是可以加以利用。

“海汉人占我大明国土,毁我大明法纪,奴役我大明子民,乱我大明商贸,这些事情难道还不够让人对他们产生不满?”黄子星沉声应道。

严明君摇头道:“如果只是因为这些原因产生不满,本官认为儋州有不少人大概都有类似的想法。但权衡利弊之后,绝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跟海汉人合作,黄山长如果不打算随大流,那必定有一些特别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