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第542章 石碌投产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079 字 2022-11-06

另外司法部也已经通过了新的决议,今后海南岛本地的囚犯,除了一部分性质比较敏感的之外,普通犯人的服役地点统统改为了石碌铁矿,就连田独铁矿现有的一些犯人,也会陆续地迁移过去,以便于有关部门进行统一管理。

建设部的技术人员则会悉数调离,一部分前往琼北地区实施各种基建工程,另一部分人则需要到海外工作一段时间,去安南南部海岸负责筹划指挥那几个属于海汉的港口开发工程。

乔志亚现在需要头疼的可不仅仅是矿区的作业水平是否能够满足工业部所要求的产量,从石碌铁矿通往昌化冶金工业区的这条轨道线也同样是一个很麻烦的长期事务。

由于全程长度超过四十公里,工程量和费用投入都太大,为了能够节省施工时间和资源,这条轨道线在施工时就采用了单线施工设计,也就是说两头对开的火车实际上是在同一条铁路上飞驰。当然途中错车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只需要在途中修建一段复线轨道就可以完美解决,从施工技术的角度来说没有太大的难度,而建设部也的确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同样的方式在田独到三亚的轨道线上就已经采用了,而且通过实际运作也证明了其可行性。

不过这套办法在这边实施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了,主要还是在调度车次的时间安排上很难协调一致。从轨道线两端车站出发的车次在途中有一个半小时的行程,而用于错车的复线轨道就只有三处,如何能够让火车在比较确切的时间驶到合适的地点进行错车,这就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如果处理不当,那就不单单是耽搁时间的问题,很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交通事故。但如果放弃相向而行的车次安排,那又会大大地影响这条轨道线的运转效率,从而间接影响到昌化的钢铁产能,这对于工业部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田独到三亚的轨道线倒是很完美的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然而那边所采用的办法暂时很难在本地进行复制。为了保证胜利堡的日常用电,从田独的工业区到三亚之间已经全线架设了电线,顺便也就实现了有线电话,而两地之间的火车车次安排调度,就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有线电话的方式来进行联络。负责在途中调度点实施错车安排的工作人员接受电话的指挥,然后人工扳动道岔让来往的火车能够错开行驶。

现在在这条轨道线上负责的工作人员都是经过培训的归化民,自铁路运行以来,还一次都没有出现过因为调度失误而导致火车相撞之类的严重安全事故。而田独和三亚间的轨道线已经部分完成了复线铺设,等到复线完成之后,就更无需担心火车在途中的错车问题了。

这套方案也是建设部给昌化项目预备的技术解决方案,然而事到临头,昌化到石碌之间却没有这样的条件,两地间到现在为止并没有架设电线,也不可能在铁路沿线部署有线电话来进行指挥了。能源部门倒是想过在石碌铁矿以东的内陆山区修建水电站,利用昌化江源头的水利条件来进行发电。毕竟在穿越前的那个时空,这一地区就有一个面积颇大的石碌水库。但工程部在这边做了实地考察之后否决了这个提案。

倒不是建设部没有实施这个提案的工程能力,而是工程量的确大了一点,要在山区修筑长度超过1200米的混凝土堤坝,以及配套的水力发电设施才行,其工程量大约超过了当初修建田独河电站的十倍,工期也需要至少八到十个月,这对于石碌的现有条件来说是不可能满足的——就算有这么多的劳动力,工业部肯定也会优先将其投入到石碌铁矿的开采当中去。

石碌没有稳定的发电能力,当然就不可能架设电线,而通过有线电话来实现火车调度的办法就无法实现了。这个环节一脱节,直接就导致了火车调度的难题无法解决。目前乔志亚所能采取的办法还是暂时由穿越者负责调度车次和中途的错车安排,以大功率无线对讲机来作为临时沟通手段。这样做的效率当然非常低,而且将有限的穿越者安排在这种岗位上也是相当大的人才浪费。

乔志亚为了这事还专门向执委会打了报告,要求尽快在两地间架设起电话线,执委会倒是已经批准了,但现在颇有点远水难解近渴的味道,这工程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

黎大贵在岛上这半年的掩护身份是木匠,而这个身份让他得以有很多进出荷兰人据点的机会。对于荷兰人在本地的状况,特别是防务上的安排,黎大贵早就摸得一清二楚。

“刚才交给林长官的报告中,有在下绘制的一张港口布防图,不知大人可曾看过了?”黎大贵摩拳擦掌道:“卑职对照地图进行说明,或许能说得更详尽一点。”

林南立刻取出了刚才黎大贵交上来的报告,从中抽出了黎大贵所说的地图。这张地图只有一尺见方,用很细的笔迹描在一张薄纸上。虽然画风很粗陋,但穆夏柏一眼就能看得出绘图者必定是受过专业的训练,上面标注了正北方向和比例尺,而图上的道路、建筑、树林、桥梁等等,都是用海汉军用地图标准符号标记出来,虽然没有像军用地图一样划出详细的等高线,但主要的制高点却全部都标识出来了,完全可以在战时使用。

“地图画得不错。”穆夏柏点点头称赞了一句。以黎大贵单枪匹马在这里执行任务的状况,很难进行大量的独立测绘工作,军方参谋部所用的地图可都是根据穿越前搜集的卫星地图绘制的,像这份手制地图所能达到的精度已经殊为不易。

“谢大人夸奖!”黎大贵受宠若惊,赶紧应了一声,然后开始给两人讲解这个港口的状况。他已经从最初见到穆夏柏的震惊中回过神来,既然大人物已经说明了要夺下这个岛,那这个功劳能有多少分到自己头上,恐怕就是得看这个时候能挣多少表现了。

不得不说黎大贵在纳土纳岛上待这大半年的时间并没有浪费,他所搜集到的情报信息,远比交付给安全部的书面报告要详尽得多。不过这倒不是他有意隐瞒有价值的信息,而是文化水平有限,很多情报没办法在长度有限的报告中通过文字全部体现出来。而像现在这样对照地图采用口述的方式来进行汇报,黎大贵就可以将自己掌握的信息统统倒出来了。

穆夏柏和林南也没闲着,一边听黎大贵的讲述,一边做着记录,不时还要对黎大贵话中不够详尽的地方提问一下。

黎大贵的口头报告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才结束,末了林南也给他吃了个定心丸:“你回去好好待着,这个功劳会先给你记上,等民团军攻克此岛,就会尽快调你回三亚述职,到时候再给予奖励。”

黎大贵连忙应道:“卑职誓死为执委会效命!”

打发走了黎大贵,穆夏柏才开口道:“林专员,你们安全部做得不错,搜集的情报都很有针对性,这倒是给我们军方帮大忙了!”

“谢首长夸奖!”林南虽然在黎大贵面前是干部,但在穆夏柏面前可就是下属身份了。虽然两人并不是同一个系统,但在海汉治下,穿越者的地位无疑是这个社会体系中的贵族,而归化民则毫无疑问要矮了一等,即便是林南这样身在特殊部门的归化民干部也没有例外。对此倒也没人表示出异议,这个时空的民众本来就习惯了阶级差异的存在,而穿越者们来到这个时空的初衷之一,可不就是为了享受人上人的待遇吗?

穆夏柏坦然接受了林南的答谢,继续问道:“来之前你说岛上有两个安全部的人,还有一个情报员什么时候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