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第457章 渔民上访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075 字 2022-11-06

顾凯一脸平静地应道:“拿不出来也没关系,我们也不会把乡亲们避上绝路。但官府把这地划给我们了,你们如果就在这里继续占着我们的地,也说不过去吧?不如这样,只要愿意为我们海汉工作的人,都可以继续留在这里生活,至于土地,你们无需担心,为我们工作的人从来都不会为了没地方住,没饭吃这种事情担心,这些东西我们都可以提供,并且定期会给所有的雇工发佣金,前提是你们要服从安排。”

“这……”黄三元脸上露出了很明显的为难之色。好好的自由人当着,谁愿意突然就变成别人的奴仆呢?在这里当渔民穷是穷点,但起码生活得很自由,黄三元认为顾凯的这个建议并没有什么吸引力。但他也不敢冒然反驳对方,海汉的名声在去年就已经传开,控制本地多年的刘香一伙就是被这群人打得屁滚尿流滚回了福建,普通老百姓哪里招惹得起他们?起码现在还能谈谈条件,要是惹火了这些人,谁知道会不会被他们手底下的士兵直接给赶出这片地区?

“顾老爷,此事可否容小老儿回去之后召集乡亲们商议商议,再作答复?”黄三元不敢当面拒绝顾凯的提议,就只能使出拖延战术了。

顾凯当然很容易就能猜到黄三元的心思,笑了笑道:“这自然可以,不过有件事我刚才忘了提,现在补充一下。愿意给我们做雇工的人,吃住全包,每月工饷二两银子起。”

“二两银子?还包吃住?”黄三元眼睛一下就瞪大了。

岛上渔民的生存状况可比不了生活在大陆上的农民,这里最主要的产出就是海产,但由于保鲜和运输水平所限,他们并没有将大宗新鲜海产送去广州的能力,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将海产卖给过往此地的商船,但这种纯粹的买方市场根本就卖不出什么理想的价格,因此岛上这些渔民的生活一直都只能处在勉强维持温饱的状况。卖海产所得到的那点收入,一年下来都存不下几两银子,要是遇到台风天把房顶给掀了,或是家中有人生病之类的事情,往往还得举债度日。

二两银子是什么水平?对于岛上这些渔民来说,如果每天都能装回来满满的一船海产,二两银子基本就是辛苦劳作一个月的收益。当然这种情况并不现实,就算排除每个月因为天气原因而无法出海的日子,渔民们也还是得花时间维护渔船,修补渔网,所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正是这个道理。如果算上生存所需的开支,海汉开出来的这个待遇真的不算低了,以黄三元的价值观来看,恐怕大部分本地民众都难以抵挡这种诱惑。

至于说自由?利益当前,那点可笑的自由又有什么意思?要知道去广州给那些老爷当家仆也才几钱银子的月饷,人家海汉人这可是开出的二两银子起!

看着黄三元诧异的神色,顾凯便知道自己这一个小把戏起了作用。顾凯打了个响指,甲板前端正在整理缆绳的一名水手立刻回头看过来——路上这两天时间他已经习惯了顾凯的这种召唤方式。

“水手,报上你的个人情况和现在的收入。”顾凯决定给黄三元展示一下活生生的例子。

那名水手立刻起身立正答道:“报告首长,小人韩松,现年十九,去年九月进入海运部当差,如今是闪电号专属水手,海运部评定二级劳工,每月工饷为流通券五元,出差津贴另行计算。”

“很好,你告诉这位老人家,在我们海汉管辖的地方,流通券和银子怎么兑换。”顾凯继续下令道。

“一流通券可换千足银一两,小人每月的工饷,也就是等同于五两银子。”这水手倒也知情识趣,明白顾凯要他说出这些情况是什么意思,当下便很自觉地说了出来。

“五……五两银子!”黄三元听到这个数字之后,连呼吸都急促起来。海汉人有钱,这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但在海汉人手底下当差,居然收入也能如此可观,这是他之前没有想过的事情。渔村这些人别的没什么技能,但从小在海边长大,这驾船的本事几乎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但黄三元从未想过这个技能居然会如此值钱。

顾凯在迷迷糊糊中听到一阵喧闹声,他睁开双眼,透过船舷的小窗口能看到天色已经亮起来了。顾凯抬手看了看时间,早上7点刚过,也正好是平时听着高音喇叭播放的《苏维埃进行曲》起床洗漱吃早饭的时候。

不过现在是在香港岛出差,倒是不需要再遵守三亚的作息制度,顾凯闭上眼打算再睡一会儿,然而外面的喧闹声却似乎没有停止的趋势,反倒是越来越大声了,期间好像还夹杂着争吵的声音。

虽然岸上有民团的人执勤,闲杂人等不可能接近停靠“闪电号”的这个码头,但顾凯还是翻身坐了起来,打算出去看看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顾凯来到甲板上,看到岸边有一群大明的百姓,约莫有六七十人之多,被执勤的民兵拦在了码头外面。虽然民兵的人数不多,不过荷枪实弹的模样还是很有威慑力的,那些百姓并不敢过于靠近,但看起来也没有要退走的打算。

“这怎么回事?”顾凯朝栈桥上正在整理缆绳的水手问道。

那水手连忙放下手里的活回应道:“报告首长,听说是这些百姓要求面见首长,民团的人怕场面控制不住,就把他们挡在了外面。”

民团的做法无可厚非,他们此行的职责就是保护穿越众的安全,自然不会随意放这群百姓过去。而穿越众也不会刻意去营造出一种亲民的形象,有意识地保持距离反倒能塑造出权威感。

顾凯想了想,对那水手吩咐道:“你去跟民团的人说一声,让那些百姓先推选个代表出来,再带过来跟我见面。”

水手应了一声,就一路小跑着过去了。民兵排长在得到命令之后,便照着顾凯的意思,让民众推选一名代表。片刻之后,这群百姓公推了一名长者出来,民兵对其进行简单的搜身之后,便将他带到了顾凯面前。

“小民黄三元,见过海汉老爷!”这名长者到了顾凯跟前,纳头便拜。

顾凯看他头发花白,估计也有五六十岁了,赶紧伸手扶住了他:“不用行这么大的礼!”

旁边的民兵排长介绍道:“这是我们海汉执委会的顾总!”

“老人家,你们这一大早的就闹上门来,到底是什么事情?”顾凯也没打算跟他慢慢寒暄,直接就切入了正题。

“顾老爷,小老儿是附近渔村的村民,听说海汉的各位老爷要在本地开工修港,不知是否属实?”黄三元很谨慎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