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第366章 军售只是开始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5075 字 2022-11-06

“这根本就是敷衍的借口。”恩里克心中默默地腹诽道。

“我认为你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今后的销售策略上,想想怎么样才能向交战国出售更多的武器,怎么样才能利用这场战场,多捞些好处,不管是对你自己,还是对你的国家!”颜楚杰继续和颜悦色地劝说道。

“国家”这个词稍稍刺激到了恩里克,脱口而出道:“葡萄牙帝国并没有主动参战的意愿!”

“但你们的宗主国西班牙并不这么认为,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盟友,西班牙参战是确定无疑的事情,你们葡萄牙作为西班牙的属国,当然也不会有什么置身事外的机会。”颜楚杰毫不留情地揭开了葡萄牙的伤疤。

在历史上,葡萄牙本来就是西班牙的一部分,1143年,葡萄牙与西班牙签订了《萨莫拉条约》宣布独立,1297年两国签订《奥卡尼赛许条约》划定了国界,1494年两国签订了《托德西利亚斯条约》,确定以佛得角群岛以西2200海里处的教皇子午线作为分界点,东边属于葡萄牙,西边属于西班牙。两个海上帝国如同切西瓜一样瓜分了地球,自此葡萄牙算是登上了历史巅峰。

然而葡萄牙在16世纪后半段的哈布斯堡王朝时期又走了下坡路,再次沦为了西班牙的附庸。虽然像恩里克这样的葡萄牙人会很骄傲地宣称葡萄牙帝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但事实上在当下的欧洲,葡萄牙就是货真价实的仆从国待遇,甚至连国王都是由西班牙人指定。而西班牙所参加的战争,葡萄牙也就难以避免会被卷进去了。

在恩里克来到远东之前,西班牙与英荷两国就海外殖民地的归属权已经打了好些年的争夺战,从南美洲一直打到欧洲,双方各有胜负,战得不可开交。三年前葡萄牙舰队在南美的萨尔瓦多驱逐了荷兰人,占领了城市,但荷兰人的海军从此之后就不断在海上袭扰西班牙船队,并且联合英国舰队频繁攻击葡萄牙的海岸线。

当然这些战争距离东方太远,而这里的局面也跟欧洲有所不同。在远东地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一方面要争夺殖民地,另一方面也要联手对抗强大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远东地区的不断扩张。相比可恶的荷兰人,恩里克倒是觉得海汉人要亲近一些,双方虽然一度存在着利益冲突,但海汉人在占据上风之后并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反倒是有在商业上寻求合作的意图。

所以尽管颜楚杰这话没有给葡萄牙留下遮羞布,恩里克倒也没有因此而生气,只是反问道:“颜总所说的多捞些好处,到底是指什么?”

“欧罗巴大陆上的这场大混战,所有的强国都被卷进去了,到最后不管谁胜谁负,实力受损都是可以肯定的结果。如果能够尽可能多地消磨掉几个强国的力量,那么贵国的重新崛起其实也是有盼头的。”颜楚杰很适时地抛出了诱饵。

果然恩里克一听这个便来了兴趣:“颜总的意思是,让我们同时向交战双方出售军火,以便让这场战争持续得更久一点,也好让这些国家的实力消耗得更多一些?”

“没错,恩里克先生,你是一个十足的聪明人!如果贵国的政治家都能有你这样的头脑,那么你们彻底摆脱西班牙人的统治就只是时间问题了。”颜楚杰很大方地丢了一顶高帽子给对方,同时不忘点出主题——其实军火贸易完全可以跟你们反抗西班牙统治的大业联系起来。

“但这就意味着我们还得把武器卖给对手?这可不是什么好主意。”恩里克对此有些犹豫,别的国家还好说,但荷兰人可是在远东地区有着直接竞争关系的对手,把武器卖给敌人,搞不好会回流到远东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手里。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颜楚杰察言观色道:“荷兰东印度公司对你我来说都是绊脚石,南边的满剌加,北边的日本航线,都被这帮荷兰人把控住了。我们在贩卖武器的同时,也可以想想怎么合力对付远东地区的荷兰人。”

此刻在恩里克的眼中,颜楚杰并不像是一个武装集团的军事负责人,而是一个腹黑可恶的十足奸商——你向我炫耀新式武器的性能也就罢了,完了居然还来一句“不卖”,这不是活活折腾人吗?

当然恩里克也立刻就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颜楚杰对新式步枪的吹嘘纯粹就是掩人耳目的手段,海汉人根本就没造出什么新式步枪,眼前看到的这个东西也只不过是个做样子的摆设而已。不过他很快又自行否定了这种假设,即便不提海汉人在商贸方面一贯良好的信誉,他们敢于向葡萄牙出售武器,本身就已经说明了他们手中必然掌握了某些反制手段——最有效的就莫过于制造出性能更好杀伤力更大的武器了。

接下来颜楚杰又向恩里克介绍了海汉出产的几种主力火炮。目前“海汉兵工”出产的火炮主要分为四个大类:陆军炮、海军舰炮、大口径岸防炮以及出口型火炮。随着各兵种的职能划分,生产工艺的逐步完善,火炮的规格和负担的功能也开始有了更为细致的设定,仅岸防火炮就有12磅、18磅、24磅几个不同的型号,而且设计部门已经在秘密试制口径更大的48磅重炮了。而陆军炮也有6磅、12磅的主力火炮,以及攻城用的大口径臼炮,山地特战部队专用的3磅小炮等等。

虽然颜楚杰在讲解过程中并没有过多提及火炮性能方面的参数,但恩里克还是能从这么丰富的产品线当中判断出一件事:海汉人的铸炮水平的确相当高,这绝对不是葡萄牙商会或者荷兰东印度公司这种缺乏生产能力的二道军火贩子可以相提并论的。海汉人声称能够向西方国家出口军火,看样子倒并不是在吹牛。

当然相比于在陈列室里看这些样品,恩里克更倾向于能够去制造这些武器的地方看一看。他也知道在内陆的田独地区有面积相当大的一片工坊,数以千计的归化民劳工在那个地区日夜不停地为海汉人生产各种工业品,其中就包括了这些被海汉人用来攻城掠地的武器。只可惜关于田独工业区的一切,在外界看来都被笼罩在迷雾当中,极少有外人能够进入到那片被严格军事管制的地区,胜利港开埠以来,据说就只有“福瑞丰”的少东家李奈,崖城的大明军官罗升东等有限的几个人去过。而这些人在此之后却对自己的见闻只字不提,讳莫如深,也不知道是被海汉人下了什么迷魂药。

不过恩里克也很清楚自己是没法去田独的,至少不太可能通过正常的途径去那地方。进出田独的道路据说都有民团的关卡,没有相关部门颁发的证件根本无法通行——当然恩里克就算有证件也混不进去,他这外形实在太打眼了,连冒充员工的机会都没有。

怀着深深的怨念看完了陈列室中的展示品,恩里克迫不及待地催促颜楚杰道:“颜总,我们现在可以去靶场了吧?”

“没问题,我们现在就去。”颜楚杰也觉得把恩里克的胃口钓得差不多了,微笑着回应道。

出自一个老牌帝国国民的骄傲,以及对海汉这个新生对手的忌惮,恩里克其实并不希望看到海汉的武器真有颜楚杰所形容的那么强大。但站在一个商人的角度,他又忍不住对海汉武器的性能有所期望,毕竟军火贸易中的利润相当可观,如果海汉武器性能真的超过了欧洲的同行,那么在打成一锅粥的欧洲战场上贩卖海汉武器也并非妄想。

从1618年欧洲大战爆发,到如今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战争也从波西米亚的内战逐步演变成了新教联盟与神圣罗马帝国之间的混战。所有的欧洲强国都卷入了这场大乱之中,没有谁能够置身事外,而这场战争还将持续多久,最终胜负如何,也根本没人知道。有无数人因为这场大战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但也有不少人从战争中觅得商机,大发战争财,特别是有能力自行制造武器的各国军火商,几乎都赚了个盆满钵满,以至于最近两年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武器可以向远东地区贩卖了。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这场持续了三十年的大混战当中,各国都逐步实现了军事理论的进化。为了能够进行长时间的持久作战,各国都开始实行了征兵制,并建立起常备军和预备役,以及后勤供应系统。由于作战的地域太过辽阔,军队不得不精简编制和机构,以获得更好的机动能力。最重要的是,战术方面也由过去的冷兵器为主,逐步演变为热兵器战争,长矛兵被火枪兵所取代,炮兵成为了战场的决定性力量,而骑兵则从过去的主力变成了辅助部队。这一战术转变的时期,对于军火商来说简直就是百年难遇的发财良机。

怀着十分矛盾的心情,恩里克终于来到了他所盼望的靶场,参观海汉民团的实弹射击训练。

首先是步枪的实弹射击,为了能够对比出武器的性能差异,颜楚杰让恩里克从参加训练的士兵中随意挑选十人出来进行试射。让恩里克略微有些吃惊的是,海汉人居然还拿出了一批葡萄牙人贩卖到南越的火绳枪,作为测试对比。但旋即他就想到了这批枪的来源——海汉人前段时间攻克了会安城,而那里正是所有西方货物进入南越地区的唯一渠道,想必是葡萄牙商会里的存货被海汉人给翻出来了。

考虑到射击精准性的因人而异,对于火绳枪的测试主要还是偏重于射程和杀伤力。然而让恩里克感到有些失望的是,仅仅在百步距离上的木靶穿深,葡萄牙火枪的表现就已经明显弱于海汉人的二七式火绳枪。而当这个距离再放大一倍的时候,双方的差距就拉得更大了,葡萄牙火枪甚至已经失去了足够的杀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