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第365章 参观陈列室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5092 字 2022-11-06

虽然这里的武器都已经列装到部队,但归化民士兵是不可能掌握到这些武器的详细性能数据,因此对这些武器的讲解就只能由颜楚杰本人亲自上阵了:“这是我们在胜利港落脚之后制造出的第一款步枪,我相信你应该会注意到它在外形和使用方式上都与贵国商人出口到安南的火绳枪别无二致。但我想特别说明的是,由于使用了制造技术更先进的火药,我们的这款步枪在射程上超过了贵国火绳枪大概十分之三的距离,有效射程内的精准度上也有一定的提升,另外我们的制作标准非常统一,所有枪支上的零件和弹药都可以通用互换,大大地减少了武器在战斗中的损耗。”

恩里克指着样品问道:“我可以拿起来看看吗?”

“当然可以。”颜楚杰做了一个请便的手势。

恩里克将枪拿在手中,发现这支枪的尺寸和重量的确与本国商人贩卖到安南的火绳枪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如果颜楚杰刚才所说的话不是吹牛,那大量装备了这种武器的北越军队的确有较大的机会能够打败南越。

“这是我军目前正在使用,但已经准备要换装淘汰的二七式前装燧发枪,这种枪的各方面性能都全面超越了火绳枪,而且装填射击的速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这点已经在战场上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就无需我再多说了。”

恩里克拿起了这支枪,不由得感叹海汉人的武器制造技术的确是有过人之处。燧发枪这种武器虽然早在上个世纪的欧洲就已经被发明出来,但由于某些可笑的原因,燧发枪在欧洲并没有能够得到迅速的普及。

法国人马汉在上个世纪发明撞击式燧发枪之后,便因此而得到了国王的器重,甚至被亨利四世任命为“宫廷贴身侍从”,但1610年亨利四世死于刺杀,燧发枪装备部队的进程就此停止下来。许多法国将领反对在军队中装备燧发枪,理由竟然是燧石冒出的火星不足以点燃黑火药——是的,并没有人思考该如何通过提高火药纯度或是别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个小问题,而是直接就否决了这种武器的前景,这直接导致了法国军队大面积装备燧发枪的时间推后了好几十年。

当然在同时代制作出燧发枪的并不只有法国人,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都有匠人先后制作出了燧发枪,但由于结构复杂,造价昂贵,这种先进的武器在欧洲部队中一直未能得到普及。在原本的历史上,直到17世纪中期,燧发枪才成为了欧洲部队的主要单兵武器,并且一直延续到了19世纪中期。在这个方面,大明的确落后于西方不少,直到1635年,明代火器专家毕懋康才制作出了第一支燧石发火的自生火铳。

欧洲军队没有能够实现的事情,海汉人却已经办到了,而他们仅仅只是盘踞在远东某个岛屿上的一群武装商人而已!这样的事实让自诩为葡萄牙帝国子民的恩里克不禁有些唏嘘,最气人的是,海汉人居然已经准备要淘汰这种高级武器,换装一种恩里克闻所未闻的新式步枪。

“关于这种新式步枪的性能……”颜楚杰看着恩里克充满渴望的眼神,笑了笑道:“对不起,这涉及到我方的军事机密,所以无可奉告。”

“上帝啊,你至少告诉我一点什么,随便说点什么都好!”恩里克对于颜楚杰卖的关子感到非常不满,他只能隔着玻璃橱窗用眼神来审视这支外形不凡的新式步枪,在心里猜测这支既不用火绳又没有火药药锅的步枪究竟是怎么实现发射的。

“我唯一能说的就是这支新式步枪的性能可以完全吊打目前已知的各种火枪,在它的面前,其他的火枪,包括你刚才拿过的那支二七式燧发枪,统统都是渣渣!”颜楚杰似乎并不满足于这种炫耀,末了还不忘再补上一刀:“当然这种新式武器是不会列入到出售的军火当中的。”

恩里克好不容易才把已经涌到嘴边的脏话给咽了回去,强笑着问道:“这就是说如果我们葡萄牙人想买,也只能买到你们淘汰下来的武器了?”

“当然,这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颜楚杰脸上所露出的笑意,让恩里克真想挥动拳头砸上去。

海汉民团的实弹射击训练比较频繁,特别是缺员严重的炮兵,军委一直都在不遗余力地投入资源,甚至还想方设法联系葡萄牙人雇佣教官。作为目前技术性最强的兵种之一,炮兵的训练教程也最为复杂,训练周期在陆军中是最长的。而想要缩短训练周期,最有效的方法就莫过于给学员们安排大量的实弹训练,让他们在实弹射击中掌握操炮的正确姿势了。

恩里克住在胜利港期间,隔三差五就能听到港湾对面的火炮靶场传来阵阵炮声轰鸣。一开始恩里克也是和其他刚来这里的人一样吓得不行,后来才知道这是海汉民团会在每周定时进行两次实弹射击训练。本地民众早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状况,在看到受惊吓的外来人时还会不经意地显露出一点优越感——没见过吧?我们这里可是有炮兵保护的高级港口!

恩里克早就想去港湾东边的民团驻扎地一探究竟了,看看那支在安南战场上打得南越军队屁滚尿流的军队究竟是什么样的水平。但他在胜利港的行动范围受限,没有执委会的特批,根本就不可能去到管制严格的军队驻地。这次能借着军火贸易的谈判去参观实弹训练,恩里克也终于算是圆了一个心愿了。

踏上军营区的土地之后,恩里克也和当初第一次来这里参观的李奈一样,注意到了码头附近有相当数量的小孩在一板一眼地学习队列行进。这些小孩都穿着跟海汉民团一样的灰色军装,并且是按照班排级的编制站成了一个个的队伍,简直就是一支微缩版的海汉民团军。

“这是我们招收的童子军,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无家可归的孤儿。我们把他们招揽到这里进行军训,同时给予他们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这都是出于慈善的目的。”颜楚杰很适时地主动向恩里克解说道。

“这真是令人称道的善举,愿主保佑这些可爱的孩子。”恩里克挤出一丝笑意,有点勉强地回应道。

恩里克可不会相信颜楚杰所说的理由,真要是为了这些孩子着想,为什么不让他们就在胜利港小学读书呢?或者把他们送去工坊做事,起码也可以学个谋生的手艺。让这些没有父母的孩子从小就在军营中长大,难道他们成年之后还会去别的地方就业吗?

恩里克同时也注意到海汉民团的军营也秉承了简洁明快的海汉建筑风格,营房全部都是东西走向,据颜楚杰说这样能够更好地让室内得到光照条件。虽然这些营房都是竹木结构,但恩里克也注意到营房的窗户可都是玻璃的,在他看来这硬件的配备标准堪称奢侈。

颜楚杰带着恩里克随意抽查了几间营房,内部的整洁让恩里克对这支部队的纪律性有了新的评估。他虽然不是军人,但之前也接触过不少职业军人,知道内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如果连士兵自己居住的营房都搞得乱七八糟,臭气熏天,那怎么指望这样一支散漫的部队在战场上能够严守军纪,执行军令?很显然海汉人对于军队的管理水平丝毫不亚于他们做生意的本事,恩里克也有些明白了海汉人为什么有底气敢派出部队跨海到异地作战。

“这是我们的部队荣誉室。”颜楚杰并不急于把恩里克带去靶场,而是带着他继续参观军营设施,其中自然少不了相当具有海汉特色的荣誉陈列室。

恩里克注意到整个营区当中,这个“荣誉陈列室”是为数不多的砖石建筑之一,这就足以显示海汉军方对这个设施的重视程度了。进门之后,首先便是一块巨大的红底金字展板,恩里克虽然会说比较流利的汉语,甚至还会一些中国南方的方言,但看书面文字却是不太流利——事实上他连看板上的字该按什么顺序念都不太清楚。

按大明的规矩,文字一般是由上至下,由左到右的顺序来书写和阅读,但恩里克与海汉人接触了多次,也知道海汉人的规矩有些不一样,似乎是由左至右,横着书写。颜楚杰似乎也知道恩里克在这方面不太适应,便向他讲解道:“这上面的内容,是讲述我们海汉民团组建的时间、地点和原因,以及成军以来所参加过的主要战斗和战绩。那个谁,你来给恩里克先生念一下看板上的内容。”

海汉民团中的绝大部分归化民士兵的文化水平都很堪忧,虽然民团也有内部办的识字扫盲班,但识字量能上百的人也并不太多,以至于现在军委将识字量也作为了军官提拔的考量标准之一。同时为了提高部队的文化水平,军委也特招了一些年轻的落魄文人入伍,充当军中的文职。这荣誉陈列室里有大量的文字图片资料,因此也专门配备了识字的士兵在这里充当讲解。

“禀颜大人,卑职是胜利港一营营部宣传处下属陆挺。”跟在后面的陈列室工作人员立刻上前自报身份。

陆挺籍贯就在崖城,在入伍之前也是读过几年书的人,不过没有考取功名,只是个童生而已。他年纪已经到了二十,自知念书的天赋有限,家里也没什么闲钱可以供他再去报考,在科举这条道路上恐怕很难有什么光明的未来,听说海汉人在胜利港这边广招人手,而且待遇极佳,便决定过来碰碰运气。然后来了之后才发现传闻虽然不假,但这打工的待遇其实也是分了三六九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