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第232章 罗升东的小算盘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5021 字 2022-11-06

陶东来侧头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迈步走到了甲板前端。罗升东赶紧跟了过去,小声问道:“陶总,这次贵方大张旗鼓要去东边修建新盐场,敢问可是劳工来源已有了解决之法?”

这罗升东经常来往于胜利港和崖州两地,胜利港这边的人力缺口自然也瞒不过他的眼睛。陶东来警惕地看了他一眼,没有作答。罗升东连忙解释道:“在下并无恶意,也并非要打探贵方虚实,在下只是想说,若是贵方劳工数量充足,何不直接占下了凤凰镇,那边可是有大片的无主荒地,贵方若是能辟为良田,只怕养活七八万人也够了。”

陶东来心道你小子当带路党还嫌不够,这还打算要卖主求荣了,当下笑道:“我们要是占了凤凰镇,那崖州官府不会觉得不满?”

罗升东不以为然道:“有何不满?只要每年粮赋照缴,那地方谁种地,谁当地主,官府又哪会在意!何况那地方本来登记在册的田亩就极小,一年下来根本缴不了多少粮赋。”

“哦?”陶东来心中的某根弦被这话拨动了一下。一直以来穿越集团都会考虑向外的地盘扩张中会不会引来地方官府的不满甚至是敌视,但却似乎忽视了罗升东所说的这种可能——只要有收入,承认大明的统治权,地方官府哪会在意这地方究竟是谁在掌管,海汉也不过只是大明辽阔疆域中的一个地主,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帮地主而已。

照这样的思路,穿越集团即便是占了凤凰、天涯、南山,乃至崖州城外的所有地皮也并不是什么罪过,只要照例纳税,承认官府的权威性就够了。

当然了,穿越集团目前并没有开发凤凰镇的计划,即便是要向西扩张地盘,肯定也是优先开发后世三亚市区,把两河流域——三亚港——胜利港连成一片再说。要嘛就直接跳过崖州,去西海岸开发莺歌海和石碌两个地方。无论如何,崖州治下的几个镇都不太会成为穿越集团优先考虑的开发对象。

罗升东见陶东来陷入沉思之中,认为自己已经说动了对方,赶紧继续劝说道:“若是贵方有意,在下可以在崖州代为办理地契。”

陶东来回过神笑着问道:“我们占了那地方,你能拿到什么好处?”

罗升东跟海汉人打的交道多了,心知这些家伙都是聪明透顶,瞒是肯定瞒不过去的,因此倒也没打算掩饰什么,直接给陶东来交了底:“凤凰镇辖区内,只需给崖州各位大人留下两千亩地皮即可。至于在下……只要这事办妥,大人们会联名保举我一个千总之衔。”

陶东来这下可是真被吓了一大跳,崖州官府打算把凤凰镇的地皮卖给穿越集团?这可不就是地方政府勾结地产开发商倒卖地皮,想不到几百年前的官员就已经学会玩这套把戏了!

罗升东继续低声解释道:“……崖州的知州大人、同知大人,卫所的千总大人,还有我水寨的何参将何大人,明年皆是到了归养之期,那凤凰镇一地多为无主之地……”

罗升东后面所说的话,陶东来虽然也听进了耳朵里,但并没有往心里去,其实只凭最初这点有限的信息,陶东来便已经猜到了这事的大致内情。

在穿越以来,限制穿越集团发展速度的最大瓶颈莫过于人口了。为了便于前期的立足,当初的筹委会选择了三亚这么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作为根据地,远离繁华地区的确为穿越集团省去了不少麻烦,但同时发展速度也被这里的人口状况所限制。那些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基建项目,往往都因为人口的紧张而导致进展缓慢,执委会听到来自基层最多的抱怨就是劳动力不足。每次执委会有什么新的企划案出来,最需要协调的并不是财政口,而是宁崎主管的人力资源部门——他那边要是调配不出人手,再好的方案也只是纸上谈兵。

目前穿越集团有很多项目都是早已经在纸面上规划好,但苦于劳动力缺口却一直进展缓慢,例如田独到胜利港的货运轨道建设项目,盐场公社的改扩建工程,以及即将开始进行的铁炉港开发项目等等,无一不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按照人力资源部门的计算,要想同时开工这些基建工程,劳动力的缺口大约在三千人上下。而这次陶东来与北越方面所达成的移民协议,可以说从根本上缓解了本地劳动力不足的局面,而那些本来已经被排到明年日程中的项目,也有望在今年剩下的两个月之中就开始实施。

经过这次巡视之后,陶东来也向执委会提出对黑土港和驻崖办两个地方的目标和任务作出调整。今后驻崖办将逐步简化商贸、军情、移民等多种职能,慢慢变成对外宣传和与崖州地方官府联系的一个渠道窗口。而黑土港则是需要放开管委会的手脚,让他们逐步开始独立运营,包括自行开展对北越、对广西的商贸活动等等。

当然军警部也不会错失这个机会,颜楚杰早就跟陶东来通过气,所以也抓住这个时机提出了新一轮的扩军方案。由于这次随陶东来出行的民兵绝大部分都留在了涂山半岛,承担北越训练营的前期建设任务,大本营这边需要再扩编至少一个连的编制以补上缺口。而黑土港方面人口已经超过三千,现在也需要增加一个连的编制,以承担起当地日益繁重的安防任务。

这此军警部提出的两条扩军要求并未遭受太多抵触,比较顺利地通过了表决,原因更多的还是看在了陶东来此行的收获上。这次与北越达成的军火订单总额超过七万两白银,刨去制造成本和运输费用,毛利率竟然高达600,加之后续还会有大量的移民到来,可谓收益颇丰。军警部从这笔钱里面抽出几分之一来扩建两个连的民兵编制合情合理,就算是最苛刻的执委也无法否决这个要求。更何况陶东来还特别说明,黑土港新增加的一个连编制,其费用将由北越方面以军事顾问费的形式来承担。既然自家不用花钱,那就没什么好反对的了。

当然了,至于黑土港新连队的实际性质,陶东来和颜楚杰都没有在执委会上主动提及,依然只是用“民兵”来带过。他们是考虑到这支新连队的成立其实是带有一定的试验性质,不宜让其他执委对此抱有太多的期望值,万一钱天敦失手玩砸了,达不到预期的训练效果,那至少也是替军警部培养了一个连的民兵出来,届时也能向执委会交差。

另外民兵训练的扩大化也将从这个月开始逐步推行,归化民中所有十六至四十岁的成年男子,每月要接受不少于三天,不多于七天的民兵训练。这种民兵训练并不会让普通民众学习操弄枪炮,军警部也不打算弄什么“全民皆兵”之类的噱头,训练内容主要还是以军纪训练为主,辅以少量的战斗技巧,说白了就是让这些民众学会遵守军队的制度,在战时可以直接拉出去作为后勤辎重部队使用。至于作战的事情,还是交给日益职业化的专职军人去做比较好。

军警部的事情办妥之后,执委会便开始把注意力放到了接下来要进行的两件大工程上。

第一个工程是北越移民的接纳准备工作。按照陶东来与郑氏的约定,北越方面将在每个月向穿越集团提供两千人作为获得长期商品折扣的交换,而胜利港现有的移民接纳能力仅为每月五百到八百人而已,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届时大量的北越移民到港势必会引起各种混乱。不过这种移民接纳工作大家也不是第一次做了,各个部门应该负责哪些事情,众人心里都各自有数。

陶东来道:“现有移民隔离区需要进行扩建,以便能容纳下更多的新移民同时住下来接受隔离观察。另外各个单位都会分配到新移民,所以也都需要修建新的住所才行。明天我会跟建设部的同事进行协调,争取尽快开工。”

“关于海船方面,驻广办在广州买的那艘船已经在返回途中了,大概本周内就会到港,届时我们海运部会对这艘船进行简单的改装,然后就开始去越南运移民回来。另外十一月琼州府还会有两艘船交付给我们,可以暂定作为移民船使用。有三艘专用大福船作为保障,每个月两千人只需要跑两趟就能装完。”越之云代表海运部表了态。

“压力最大的应该是我这边了。”宁崎开口道:“每个月要增加上千人的衣食住行负担,住和行由你们两个部门负责了,穿衣吃饭就得指望民政部门了。粮食还好,我们目前的粮食储备很充足,但衣服是个麻烦事,崖州本地出产布料现在有七成都是被我们包了,就这样都还显不够,必须得从琼州甚至广州进口布料才行。另外裁缝也不够用,要给新移民发成衣,恐怕有点来不及。”

陶东来点点头表示理解:“这只能尽力而为了,实在不行的话,联络驻广办,让他们在广州订制一批成衣。反正劳保服而已,也不需要讲究什么款式、布料,只要结实耐穿就够了。说第二个事吧,铁炉港的项目准备工作进行得如何了?”

宁崎道:“铁炉港的项目是由安西带的项目小组在负责,不过他晚上都是回盐场公社那边,最快也得明天早上才能见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