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第218章 越南之行(一)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5125 字 2022-11-06

目前穿越集团控制下的民兵部队对外仍是打着民团的旗号,并且编制也是双轨制,这些人一方面是在军警部登记的民兵,另一方面又是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公社社员——有不少人可是冲着这个宝贵的社员资格才报名加入民兵部队的。

这种兼职不像兼职,全职不像全职的编制让军警部一直都比较不满,军官们可不希望今后带着一支业余军队出去打仗。而且这些民兵拿着军警部发的军饷,花着军警部有限的预算,头上却是顶着民政部的编制,这种说法实在是有悖常理,在管理上也容易出现问题。最要命的是士兵对自己的军人身份如果都不能确定,那又如何保证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呢?

这次趁着扩充军力的提案,军警部很是隐晦地把这个目的遮掩了过去。大部分人都认为军警部的目的只是为了扩大民兵训练的受众比例,根本没意识到这事对于军队性质的改变作用。即便是执委,也没几个人注意到军警部的这步暗棋,也有可能是根本就没意识到现在的民兵跟职业军队有什么差别。倒是谢春这个业余军事爱好者闻弦歌而知意,立刻便嗅出了其中的味道。

当然了,即便是默默地改了制,民团的现有运行状况一时半会也不会有什么变化,但等年底军警部提出下个年度军费预算的时候,这件事就会被拿到台面上来说事了——既然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民兵,那么之前培训的这些归化民士兵就是时候转为正规部队了。

陶东来一本正经地应道:“建立正规军是势在必行的事情,我们只是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而已。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只带着一帮民兵可没办法打天下。”

“怕就怕到时候又有人从中作梗啊!”谢春一脸的担忧道。他虽然是属于文职人员,但屁股完全是坐在军警部这边的,对于军警部所遭受的种种“不公正待遇”,谢春心中的怨气只怕不比军警部的人少。

“所以我们得想办法用军事手段多挣点钱才行。”陶东来信心满满地说道:“利益会让所有反对者都乖乖闭嘴的。”

“看样子陶总是已经有全盘计划了?”谢春似乎听出了陶东来的弦外之音。

“行不行得通,还得跟越南人谈过之后才知道。”陶东来抬手看了下时间道:“到时候跟大本营联络了,把电台拿出来发个信号吧!”

休整一夜之后,天色刚蒙蒙亮时,船队便启航出发,准备横穿北部湾直接前往越南海岸。这段距离虽然只有一百七八十海里,但考虑到洋流、风向等原因,实际的航程是已经超过两百海里,按照货船平均在五到七节的航速,不眠不休地走完这段航程也需要至少四十个小时左右,考虑到夜间的航行速度放缓,实际所需的时间会在两天上下。好在船队中有“飞速号”这艘领航船,船上虽然没有gps导航系统可用,但这条航路就是王汤姆亲自制定的,倒也不虞在途中迷失方向或是走了冤枉路。

又经过近两天的航行之后,船队顺利越过了北部湾,抵达了越南近海。船队的第一个目的地仍然是清化,之前黑土港在拓殖阶段曾以这里为主要目标,组织带走了数以千计的战争难民。而在长达一个月的抢运期之后,从交战区北逃的难民大多知道了在清化附近海岸可以搭船离开的消息,尽管船队的目的地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是在海外某处,但迫于战争压力的人们还是纷纷涌向这里,等候神秘船队的再次来临。

黑土港方面一度认为那一波难民潮之后,就很难再在清化附近组织到移民,却不曾想那地方居然变成了难民们的希望所在,甚至还有一些本来已经逃到更靠北地区的人又再次南下返回了清化海岸,指望能从这里寻觅到一线生机。

这天上午,当船队驶到清化河入海口的时候,果然看到岸上仍有不少的民众聚集,其中还有人大声叫嚷着:“是神船,没错,那艘白色的就是神船!”

所谓的神船,自然便是指由王汤姆驾驶的“飞速号”双体帆船了。当初前往黑土港的拓殖船队第一次在这里装运移民的时候,最先靠岸的就是这艘外形十分打眼的“飞速号”。而自那之后,难民之间也有了种种奇怪的传言,其中之一就是将“飞速号”认作了上天派来拯救他们的神船,而由神船所带领的这支船队,将会去的地方自然就是没有被战争所笼罩的世外桃源了。

陶东来作为穿越集团的实际领导者,在来到这个时空之后还一次都没有离开过胜利港,就连距离不远的崖州都没去过。不管是远赴北部湾还是北上广州,也都没有他的份,而这一次将由他亲自带队去北越谈判,也足见执委会对于越南的重视。

既然这么远都去了,那么代表最高执委会顺便巡视一下黑土港的建设情况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途中要经过的崖州,浮水洲岛,也可以安排时间去看看。这些驻外据点与大本营的联系几乎都是靠着电台来传递消息,实际的情况怎样,在大本营的人只能依靠想象。而这次陶东来亲自去巡视一次,也可以印证一下执委会之前所获得的各种汇报是否属实,驻守当地人员的状况是否良好。

军警、海运等几个相关部门计算出这次行程至少需要十天左右,那么陶东来就必须要先将手上的工作进行交接,为此执委会还不得不紧急召开了一次小范围的会议专门处理此事。

陶东来除了在执委会所担任的职务之外,他同时还在工业部、建设部、军警部、内务部等多个部门兼任着领导职务,绝对算是穿越集团中兼职最多的人之一。兼任的职务多了,手上的事情也多,所以必须要开个统筹会来交接工作,同时让接手的人能互相衔接好关系。工业部的工作将交由白克思负责,建设部由已经恢复健康的刘山夏负责,内务部由宁崎负责,军警部则是由留守大本营的颜楚杰负责。

颜楚杰个人是非常想跟陶东来一同出行,作为军警部的头头,在穿越之后他也仅仅只是跑过一趟崖州而已,其他时候不是在兵营中训练民兵就是在督促劳工们修筑港口防御工事,这与他心目中征战四方成为千古名帅的梦想的确落差比较大。但现在军警部的民众军训计划刚刚提交上去,正是要为此大干一番的时候,颜楚杰也知道自己肯定在短期内无法脱身,只能暂时按下了出行的念头。

这次返回胜利港的四条货船总共运回了煤炭一百八十吨,焦炭一百吨,以及首批出产的沥青。虽然运回来的沥青仅仅只有三吨,但这却是标示着黑土港的煤炭配套工业开始投产运行。接下来这批沥青将被运往田独工业区,作为新建厂房的防水涂料使用。

这个时代的防水技术还比较原始,大多是屋顶用瓦,墙柱用灰泥,墙根用石料,房屋建在加高后的台基上之类的方式,基本只能依赖于灰土类的建材,以巧妙的设计和精细的施工来达到较好的防水效果。而沥青的出现,无疑是让防水技术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不过因为煤焦沥青中含有较难挥发的蒽、菲、芘等毒性物质,化工部门建议这种沥青还是不要急着作为铺路的建材使用,待以后有条件获得石油了,用毒性物质含量少的石油沥青铺路更为合适。

既然是准备去谈军火买卖,这军火肯定是要准备一批的。上次李奈订走了那批军火之后,执委会立刻就通过了扩大军火产能的决议,将原本职能没有细分的军工部门拆分为火炮、火枪、弹药、冷兵器、其他军用品,以及武器设计六个部门,以提高现有的武器生产效率。

关于摒除现有的分工弊端,设立军工联合体的设想,其实执委会也已经在考虑之中。不过设立军工联合体要牵涉到多个单位的管辖权和职能的重新划分,存在很多实际的困难,不太可能直接通过行政命令来做到一步到位,所以执委会打算把这个过程稍微拉长一些,分成几个阶段来进行。

首先就是把生产部门专业化,这几个拆分出来的部门今后就作为专门的军工生产单位存在,而不是像之前那样闲时做农具,忙时做火枪火炮。由于目前的生产效率还很低,生产的武器连装备自己的民兵都还有点跟不上,所以也根本不必担心这些单位拆分出来之后会闲着没事做。而且这样做之后,各个生产单位的责权更加明确,上一级单位管理起来也不会像之前那样眉毛胡子一把抓,将有效地提高整个军工部门的运转效率。

其次就是要实现军工部门的收支单独核算。从目前来看,军工部门已经开始盈利,并且在将来也极有可能会是穿越集团的主要盈利大户,那么实行独立核算,开始向财政部门缴纳部分利润就是接下来必须要在制度上完善的措施了。

在这些客观条件成熟之后,执委会才通过行政命令来设立一个新的主管单位,将这些军工部门全部都纳入到新的军工联合体管理之下,而今后的军备开发、制造、销售、维护,都将交由军工联合体来负责。当然了,具体的武器研发还是得根据军警部提出的要求来进行,而军工联合体对外出售军火所获得的利润还是得按比例大部分上缴给财务部门。

在武器生产方面,目前各个单位都是以出口版本为主,占据了生产量的大约四分之三,而自用版本则相对产量较少。这一方面是因为现阶段的军工生产都是以外销为主要目标,在产能有限的情况下就会有所侧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本来民团的规模就小,需要装备的武器也不多。本土需要配备火器的民兵战斗部队实际上还不到三百人,目前已经全部配备了二七式火绳枪,在二七式燧发枪定型生产之后,目前也正在逐步更换装备,而更换下来的火绳枪已经大部分都卖给了“福瑞丰”运去福建。

照执委会的看法,火绳枪这种武器虽然非常原始,但在目前这个时代却仍是属于先进的单兵武器。火绳枪固然存在诸多的弊端,如发射速度慢、射程有限、对弹药依赖性强、易被天气影响等等,但其在战场上发挥出的杀伤力却是任何人都无法质疑的。最重要的是,火枪兵的训练非常简单,寻常的人只需数日就可以学会完整的操作步骤然后投入战场,而同属于远程攻击的弓兵,所需的训练时间则要以年计算。而且就算个人武力再强的人,在面对火枪兵的时候也占不到任何的优势,久经沙场的猛将有可能刚刚进入火枪射程。便会被一个新兵蛋子用这种无视个人实力的武器夺去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