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第169章 沆瀣一气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3015 字 2022-11-06

施耐德笑道:“这也很正常,他虽然是来做走私生意的,但固有观念中对官府的信任还是更多一些,如果不让他跟巡检司这边打打交道,他恐怕也放不下心跟我们深入合作下去。”

“你倒是好算计。”陶东来无奈地摇头道:“我只希望他们别商量什么出什么鬼主意,要是倒头来李奈帮魏平从这里脱逃,那我们还真的不好处理。”

“那个李少爷可不傻,他不会去做这种于己无益的事情。”施耐德对于自己的计算显得非常有信心:“依我之见,他应该是对我们这地方有些别的想法了。”

“哦?”陶东来笑道:“那看来我们的招商引资计划要跟着启动了。”

“我看机会很大。”施耐德道:“如果我们去广州做买卖,同样也会先在当地寻找一个落脚点,就像我们在崖州做的那样。‘福瑞丰’这样的成熟商号,肯定也会考虑到这个问题——如果李奈不朝这方向去考虑,我反倒会怀疑他的合作诚意了。”

“那就让他们先慢慢谈着,等他们谈完了,再按照今天的日程安排去盐场公社转转。”陶东来拍拍施耐德肩头道:“你先盯着,我去看看那几套盐场公社需要的设备准备好没有。”

盐场公社的改造工程一直在持续进行当中,截止目前已经平整土地,改建出了两百余亩面积的水泥底晒盐池,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实际产量。而之前全手动的海水提灌装置,也在开始逐步改建为以风力、畜力为能源的新设备。今天带客商去参观盐场公社的时候,就会顺便将两套最新的风力提灌设备运过去进行安装。至于安西教练翘首以待的蒸汽动力提灌设备因为有关部门产能不足,暂时还无法进行制造,最快也得等到明年上半年才有可能装配到位。

过了半个小时之后,三人总算结束了商议,魏平一脸心满意足的神情回巡检司小院去了。施耐德便出来招呼了李奈和贺强,让他们跟随自己一起到码头上乘船出行。

施耐德指着劳工们正搬运上船的一堆器物道:“这些东西都是要运去盐场安装的生产设备,需要先装上船,我们先稍等片刻吧。”

李奈奇道:“这盐场难道不在胜利港?”

施耐德笑道:“虽不在此,亦不远矣,等一下去了就知道了。”

对于“福瑞丰”这样的大型商号来说,建立各种产供销渠道,依靠商品流通环节中产生的差价是获得盈利的主要方式,但也并不是唯一的方式。“福瑞丰”名下除了有商号之外,也有旅社、饭馆、酒楼乃至散布于广州附近乡间的土地,历代大掌柜或许不懂什么叫做“把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里”,但对通过分散投资来规避经营风险的道理却是早有领悟。

只要是有利可图的买卖,“福瑞丰”首先考虑的是其盈利能力是否值得介入,而不是这个行当以前有没有做过。就像前次崖州分店运回广州的一千斤私盐,“福瑞丰”虽然以前并没有贩运过私盐,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从现在开始介入到这个利润极其丰厚的行业中来。同样的还有军火生意,对“福瑞丰”而言完全是李奈临时起意所谈的买卖,但这笔生意却是秉承了“福瑞丰”一贯的经营原则,只要是能赚大钱的生意一律不放过。

而当李奈踏上胜利港土地的时候,就已经对这个港口的规划留了心。李奈的见识可比魏平这个一直窝在崖州的小小巡检广多了,从广州湾到江浙一带,几乎所有的大港口他都曾踏足过,自然能分辨得出胜利港的建设规模绝对不是普通渔村码头或是行商私港的水平,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海汉人对于胜利港这个地方有着更大更长远的规划。

在来胜利港之前,李奈一度认为海汉人出售的精盐和玻璃制品是从南海的西洋番人那里买来的,但来此之后他就迅速推翻了这种想法——海汉人既然能够自行制造枪炮,那么有生产精盐和玻璃制品的能力就不足为怪了。而李奈相信海汉人凭这几样商品,就足以在数年内把胜利港这个地方变成琼州岛南端最繁荣的港口。

最关键的是,海汉人有枪有炮还有无限近似于军队的民团组织,这就让他们拥有了足够的自保能力——不管是南海海盗还是崖州官府,都别想轻易介入这里的事务。而之后李奈所看到的巡检司状况,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没有地方官府的介入,本地民情非常安定,加上海汉执委会这个十分有实力但又非常讲究规矩的地方管理者,要到哪里才能找到像胜利港这样适合做走私贸易的港口?李奈认为这简直就是天赐良机,自家商行若不抓紧时间早早在此落脚,等海汉人一两年之后发展壮大,只怕想在这地方插一脚都难了。

当然,在向海汉人提出相关的要求之前,出于慎重考虑,还是需要从侧面更多的了解此地的情况。李奈最初是希望从普通民众的口中打探一些消息,但当他看到那些不过三尺高的孩童都已经学会说“为执委会服务”这种话的时候,便果断地打消了原本的念头。真要向那些民众打听消息,说不准直接会被海汉人当探子给抓起来,而且这里可没有什么官府可以慢慢打官司,所有的事情都是海汉执委会一言而决,李奈可不想为了这种事冒太大的风险。

那么除了普通民众之外,李奈所能选择的询问对象大概也就只有巡检司了。李奈从观察中得出结论,巡检司这些人虽然看起来已经“屈从”于海汉人的管理,但似乎与海汉人之间仍有隔阂,两方应该还没有沆瀣一气结为同党。于是早上一逮着机会,李奈便主动向魏平搭话,希望能他这里打开突破口。但他却万万没想到,魏平居然也是抱着与他类似的心思,指望着能在“福瑞丰”这里借把力,完成他自己的计划。

魏平等了半晌,见李奈和贺强都是陷入了沉思之中久久不语,正好手下已经将早饭送来,便干咳了一声道:“两位,早饭已经送来了,边吃边说吧。”

李贺二人回过神来,连声道谢接过了早饭。魏平挥挥手,手下便知趣地退开了。

早饭的内容只是很普通的稀粥、馒头和咸菜,但这三人的心思显得都没放在这上面。最终还是魏平沉不住气,开口说道:“以我来此之后所见,海汉人的谋划极大,未来此地必定会逐渐繁荣起来,发财的机会定然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