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第138章 进入倒计时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3063 字 2022-11-06

相较于已经有了基本纪律概念的新兵们,招募劳工多多少少还是遇到了一点麻烦,绝大多数百姓都不愿意背井离乡去海外打拼,甚至连执委会开出的高薪和优厚待遇都没能起到太大的作用。最后不得已执委会只能动用了一些半强制措施,对公社中一些一家多丁的家庭进行了抽丁征役。

另外还根据任亮的建议,从劳改营里挑选了一部分表现好,老实听话的囚徒出来加入驻外劳工,当然这些人是不可能在一年后就获得劳工的称号和待遇,他们能得到的仅仅是在一年后重获自由而已。但即便如此,劳改营里为了这珍贵的名额也几乎抢破了头。

海运部在买来的三艘四百料大船的船舷上用涂料刷上了统一编制的舷号,从“商运01”到“商运03”,而之前缴获的海沧船和广船依然沿用了以前的“海训01”和“海训02”的舷号。虽然两艘训练船上都已经装备了军工部门最新研发出的27式甲型6磅海炮,但军警部和海运部都没有将这些船列入到未来海军编制的打算。这些船都并非按照战船的标准进行设计建造,用来充当海军的作战船只实在太过勉强了一些。

按照两个部门合议之后的打算,目前这批船的武装程度还用不着太高,只需要达到同时代中式武装商船的程度就够了。以穿越集团所制造的武器水平而言,在装备同等数量火炮的情况下,这些船绝对能在对方的射程之外就完爆对手了。为了新到港的几艘四百料大船,军工部门已经开始制作9磅海炮和12磅海炮,只是这炮铸出来之后还得经过长时间的校射检验,恐怕是已经赶不上第一趟出航的时间了。当下只能在这几艘大船上先装了几门稍小的6磅炮,也算有了基本的海上防御能力。

不过人手不足的弊端在这个时候再次显现出来,新兵营花了一个多月才培训出来十多个掌握了基本操炮规程的归化民士兵,这次执委会一股脑都全划进了远航船队中。但就算是这样,船上的炮手也还远远不够。平均分配下来,每门炮只有两个炮手而已,真要是遇到海上需要炮火参战的时候,恐怕只有让菜鸟炮手们指挥临时抽调的水手船工才行了。

由于海炮的增加,对火药的用量需求也随之大大上升。化工部门在这段时间内把所有的科研工作都停了下来,全力制造黑火药。这玩意儿不但船上的火炮用得着,新港那边修路建矿,需要的火药量更是巨大。按照建设部的预计,在新港建设过程中需要的火药量至少在一吨以上,为保险起见,化工部直接加班加点生产了两吨黑火药,而这也让库存的硫磺、硝石等材料全部一扫而空。

到七月中旬的时候,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而海外拓殖行动也进入了倒计时当中。

相较于当初罗升东在胜利港的遭遇,执委们对于崖州官方派来的这群人已经算是很克制了。以穿越集团现在的规模,要养这么十来口闲人并不费力,执委会也认为每月花几十两银子买个清静很是值得,只要这些人不在胜利港捣乱生事,执委会很乐意将目前与崖州之间的和平贸易状态继续保持下去。

巡检司的小院距离码头不过两三百米,不用出院就能看到码头上的情形。众人在这里住了两三天之后,除了不太自由之外,倒也没什么不习惯的地方,每天吃完三顿饭,一群人便站在栅栏边围观码头上繁忙的情景。

这几天住下来之后,魏平更深刻地理解了海汉人口中所说的“规矩”是什么意思。在胜利港这个地方,所有人的行为似乎都遵循着看不见摸不着的“规矩”。在小院周围站岗的这些民团兵给魏平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哨兵们一个时辰换一次岗,站岗期间都是在原地站得直挺挺的,互相之间不会有任何的交谈,对于小院里这些围观者的某些挑动行为也一概置之不理。

魏平当然能看得出这些人都是本地百姓而并非海汉人,其中有不少甚至是黎苗两族的山民,但这些人都毫无例外地遵守着海汉人的“规矩”。他也感受到了罗升东当初的困惑——海汉人究竟是怎么把这些人训练到如此地步的?

再看看身边这些下属,每天吃完饭之后不是倒上床睡觉就是坐在河沟边钓鱼打发时间,虽说这样平静的生活也没什么不好,但魏平却觉得这样无聊的日子简直难以忍受。但他知道自己现在即便向海汉人提出抗议也没用,除非他能想到什么有效的办法,让海汉人认为放他出院子自由行动比留在院子里更好。魏平一边日复一日地观察着海汉人的动向,一边绞尽脑汁琢磨着该如何从这该死的院子里脱身。

崖州官方想在胜利港这边设立巡检司进行直接管理,对穿越集团来说只是疥癣之疾而已。执委会目前关注的重点也并不是这一小队人,已经进入到最后筹备阶段的海外拓殖才是当下穿越集团所有工作的核心。

就在魏平一行人抵达胜利港的两个时辰之后,又有一支船队驶入了胜利港。“福瑞丰”的李掌柜终于从广州返回,与他一起抵达胜利港的还有在广州为穿越集团买到的两艘四百料的广船,以及随船一起被雇佣的六十多名船工水手和少量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