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第126章 行动筹备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3018 字 2022-11-06

“那到底能保证多大运力,你们给个准数行吗?”建设部的刘山夏已经被这两个家伙给绕晕了。

“前半个月顶多八百人,一个月之内能运一千五百人估计就已经是极限了。”越之云总算是交了底。

“够用了!”刘山夏重重一拍桌子道:“只要劳动力能达到这个数目,二十天之内我就能完成港区到开采区的轨道建设……当然,只是单线轨道,建设复线轨道要麻烦得多,不过如果有必要的话,那两个月之内应该也能完成复线轨道的建设。”

接下来王汤姆又断断续续地回答了几个提问,不过都是些比较容易处理的问题,王汤姆三言两语便完成了答疑。陶东来看看差不多,便宣布会议进入下一个议程,对海外开发行动计划作最后的审议。

“物资供应情况由我来说一下吧。”陶东来打开自己面前的笔记本开始进行说明:“目前的物资筹备主要有四个项目,分别是生产工具、建筑材料、食品补给和生活用品。”

“生产工具的生产目前是由冶金车间和木工房在负责,截止今天下午,我们准备了铁锹、锄头各三百把,铁锤,斧头各一百把,凿子、锯子、竹筐、扁担等工具若干。目前生产部门还在加班加点的赶制工具,争取能够在行动开始的时候起运足够新港第一个月建设所需的工具。”

“建筑材料方面,除了大量的水泥之外,我们已经拆除了一号基地内的数间活动板房准备装船,届时将用来搭建新港的指挥中心和成员的居住点。至于移民的住房,将沿用二号基地的模式,以高架船型屋之类的竹木结构建筑为主。另外我们还需要追加制造一批货运轨道,这部分的生产计划由相关部门在会后再做详细讨论。另外新港码头的建设,在前期将采用竹木栈桥为主,等到当地的水泥窑投产之后,再逐步修建永久码头。”

“食品补给方面,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粮食,因为我们可能从一开始就必须要在当地供给上千人的吃喝,这个压力可不小。粮食问题我们打算分两部分来解决,一是先从大本营起运足够千人一个月的粮食,二是在当地采购部分粮食,毕竟离产粮区那么近,我们现在也不缺钱,可以就近多采购一些,这大概将是今后新港所需粮食的主要输入渠道。等当地的人口满足煤矿生产需要之后,也可以小规模地组织农业开发,种一些粮食蔬菜来补充一下。”

“至于生活用品,除了派驻人员的个人行李之外,我们还准备了用于生活设施的光伏发电设备,一套短波军用电台,二十多部步话机,可供千人使用的净水设备,热水锅炉和管道。另外冶金车间还专门赶制了一批蜂窝煤炉,到时候派驻新港的人员就不用像大本营这样还得烧柴灶度日了。”

“只要打开了这个市场,我们以后完全可以让大明组织军事观察团去越南围观嘛。看看越南军队使用我们的武器之后在战场上的表现,这对于我们今后打开大明的军火市场应该会很有帮助。”说到做生意,施耐德的思路显然比颜楚杰更为灵活,已经联想到该如何利用越南的国内战事来开辟国际军火市场。

众人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对于该如何打开越南的军火市场各抒己见,至于原本的话题是什么反倒没人在意了。

明明是在讨论如何调整新港尚在计划中的军事力量配置,可话题偏偏就转到了军火生意上,这种跑题歪楼几乎已经成了穿越集团内部会议的传统特色。王汤姆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内部高层会议,也开始逐渐习惯了这种风气。

最后还是建设部的刘山夏出声将话题拉回到正轨上:“关于港区到开采区之间的通道,我想问一下有没有条件直接上轨道?”

在矿区使用轨道运输无疑是一种相对比较便利的运输方式,效率也较身背肩扛或者普通的平板大车要高得多。在田独铁矿的矿区,第一条长约三百米的矿石运输轨道已经铺设完毕投入使用,专门负责将矿石从矿坑运送到选矿厂。并且这条轨道还是复线建设,同时可以使用一来一去两条轨道,如果其中一条出现问题需要停下来检修,也不至于会让运输线彻底停摆。

不过穿越集团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生产钢铁的能力,这轨道自然也不是用轧钢机之类的大型机械轧制出来的。鉴于目前有限的生铁储量,这些轨道甚至都不是用生铁打造的,而是选用了铁皮包木轨的方式,先凑合着上马用着。

这完全是没办法的事,就算按照后世的最轻轨道标准,修建一公里的铁路也至少需要钢铁70吨以上,而如果采用复线建设,那么这个需求量还得翻番,而这个重量甚至还没有计算道钉、连接钢轨的鱼形板以及道岔之类的配套装置在内。真要采用全钢铁轨道,那么田独铁矿这条仅仅三百米的复线轨道就得40吨钢铁才能满足建设需要,就算眼下真有这么多的钢铁,执委会也不敢一股脑全用在这条轨道上。

而在这条轨道上拉动沉重矿石的也并非刚刚问世的蒸汽机,而是原始的畜力。虽然速度稍微有点慢,但已经大大地节省了人力资源,以往一车矿石至少要五六个人又推又拉才能运走,现在只需一头牛就够了。在这几个月与黎人的持续交易中,穿越集团已经得到了七八十头牛,这其中除了一部分分给了农业部作为耕牛使用之外,矿上也分到十头牛,而修建轨道之后,这十头牛所能完成的工作量就足以为铁矿开采节省下几十个劳力。

正因为轨道运输的高效,工业部在规划鸿基煤矿的时候就将轨道运输列入了基建项目,不过立项容易建设难,真正需要面对这个难题的却是建设部。修建轨道并不是图纸上两点之间拉一道线那么简单的事情,尽管考察队已经提供了图文影像资料,但刘山夏仍然还需要得到王汤姆的进一步说明才能作出判断,这不单单是建设部一家的事,同时还牵涉到工业部是否要给木工房和冶金车间下达生产任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