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第124章 人道主义救援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3058 字 2022-11-06

在访谈影像结束之后,王汤姆的考察汇报也就算是告一段落了。与会者们再次对考察队在行动过程中所作出的优异表现报以了热烈掌声,如果说之前的鼓掌还属于一种比较模糊的钦佩感,那么在经过王汤姆一个多小时的详细汇报之后,这种钦佩感就已经变得十分的清晰了。

接下来的时间便是王汤姆的集中答疑了,陶东来首先开口提了一个与会者都很关心的问题:“如果我们要在越南沿海地区大量地运走人口,比如说清化,这会不会引起当地政权的警惕和敌视?”

这个问题的确十分重要,在这个国界与国籍都不是那么明确的时代,穿越集团从某个沿海地区大规模运输人口的行为,极有可能会被当地政权视为对治下人口的掳掠,从而造成了对方的敌意甚至是更进一步的敌对行为,不管是在越南还是在大明,这都是有可能会发生的状况。而现在的穿越集团无意也无力去招惹一个国家级的对手,哪怕这个国家在许多穿越众口中被称为“猴子国”,哪怕他们现在根本无法跨海来攻打穿越集团的老巢,但想要在自己的地盘上搅乱穿越集团的打算却并不困难。

“根据我们的观察和了解,北边的黎朝政府对民间的控制力非常有限。他们的军队只驻扎在一些主要城市里,甚至连京城附近仅仅一两百里远的海岸都没有军事人员驻防,我不得不说他们的军事防御意识非常差,这大概也是这个国家在数百年间一直战乱不断的原因之一。”王汤姆首先谈了一下自己的认识,然后才开始回答陶东来的问题:“如果当地政权还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那就不会出现我们所看到的大规模逃亡景象,我认为黎朝的军队恐怕根本不会知道有多少百姓逃到了北方,更不会知道这些人最终去到了什么地方。在我看来,越南整个东部海岸都是不设防的地区,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运力,甚至可以直接把那地方搬空都行。”

“这就是说我们不会遇到来自当地政权的麻烦?”陶东来追问了一句。

“完全不会!”王汤姆摇摇头道:“而且我建议尽快开始移民,这不但能满足我们的人口输入需要,同时也是对战争难民的人道主义救援行为。”

考察队员们还在呼呼大睡之时,执委会已经开始计算目前手头的海上运力,衡量是否能够承担海外开矿的前期建设物资和人口的输送工作。

目前执委会手头上有一艘刚刚购入的四百料二手福船,两艘来自前期缴获的福船和广船吨位稍小一些,这三艘船都可以跑跨海的航线,只是航速没有双体帆船那么快,在航程上还需要仔细进行计算。而且根据考察队回来前所发回的情况来看,今后从胜利港去鸿基的帆船很可能要放弃胜利港——崖州——莺歌咀——昌化——浮水洲岛——下龙湾——新港这条本来已经规划好的航线,而是从莺歌咀直接向西北航行,跨过北部湾抵达清化一带,在当地装上移民之后再沿着越南海岸北上,一直过了吉婆岛之后才转向东行,横穿下龙湾抵达新港。

新的航线比先前规划的航线在航程上增加了一百海里左右,按照中式帆船的速度,加上途中停靠会耗费的时间,单面航行时间至少会比原来增加两天以上。这条新航线主要有两个难点,一是从莺歌咀到清化之间的距离有一百八十海里左右,中式帆船至少需要两天以上时间才能完成这段跨海航程,并且中间没有像浮水洲岛这样的停靠点,对于从未跑过这条航线的船员们来说将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另一个难点是船队要在清化接纳移民登船,在抵达新港之前还需要一天半到两天的航行,如何保证足量的食物饮水补给,并且在这段时间内维持好船上的秩序,同样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除此之外,物资运输与人口运输之间的矛盾也是困扰海运部的一个难题。港口矿山建设之初,将有大量物资需要依赖大本营的输送,但如果船上装载了太多的物资,那么就无法在越南海岸装上太多的人口。而如果运载的人口过少,又将会大大延缓新港的建设和矿区的开发进度。

海运部一帮人为了拉人还是拉货争得唾沫横飞,到后来连执委会的人也全都加入进来,双方大打口水仗,都是不肯服输。最后还是老成持重的陶东来出面平息了这场战火:“争来争去,说到底还是我们运力不够,这就像我们穿越之初的人力不够一样,不管怎么想尽办法去安排,都会有明显的缺口出现。依我看还是要以考察队的意见为主,毕竟只有他们亲自跑过这些地方,我想他们的看法应该会更具有合理性。”

晚上九点,睡得迷迷糊糊的考察队员们被叫了起来,各个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现在都已经赶到了一号基地,等着用他们的行动汇报来作为下一步准备计划的参考。为了能让他们尽快从睡梦中恢复神智,执委会甚至还准备了热腾腾的洗脸水和冰镇冷饮。

片刻之后,经受了冰火两重刺激的考察队员们勉强打起精神走进了会议室,迎接他们的是穿越集团中大大小小的头目们经久不息的掌声。虽然下午在码头下船的时候已经经历了类似的场面,但看到围观者脸上由衷的钦佩神情,考察队员又再一次感受到了这次行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