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第120章 海外考察(七)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3027 字 2022-11-06

但这并不是勘探工作的结束,考察行动第七天,工作内容仍然是在勘探队员的带领下,游走于山林之间挖掘矿石样品。除了这里漫山遍野的煤炭之外,考察队还很幸运地发现了一个石灰石矿,这样一来今后就只需在本地修建几个水泥窑,不用长期从三亚跨海运水泥过来了。

这两天折腾下来,队员们总算是明白为什么田叶友总是嚷着要转行了。这不过才两天时间,大家就觉得有些受不了了,但像田叶友他们这样搞矿业勘探的成员都是常年累月地待在野外,背着几十斤矿石标本翻山越岭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家常便饭,就连自诩体力上乘的王汤姆在背了一趟矿石之后都不得不甘拜下风。

“回去之后一定要给你们请功。”晚饭时王汤姆很郑重其事地向勘探队员们表达了敬佩之情。

田叶友摆摆手道:“份内的工作罢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立不立功,对我们这行当也没什么影响,该风餐露宿还是得继续撑下去。与其请功,倒不如让我们去挑一些学徒,早点带一批徒弟出来,我们就能早点解脱了。”

谢春对此很是赞同:“回去之后我们联名给执委会打一份专项报告,把你说的这个事尽快落实下来。不干不知道,你们这活儿确实苦,比我们当海员的还苦得多,光是这体力就不是一般人能撑得住的。”

“我看你这两天干得也很卖力啊,没想到你这小身板居然能撑下来。”田叶友笑着夸赞道。

“这两天让我想起了才穿过来的头两个礼拜,每个人都在拼命的干活,那时候我在想,我们不是穿过来享福的吗?为什么会变成了农民工?”谢春笑着摇了摇头,似乎对当时的想法已经颇为不屑:“可现在感觉不一样了,虽然累,但是心里已经有了足够的动力。”

“什么动力?”王汤姆好奇地追问道。

谢春摆出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的姿势,缓缓地说道:“这是我们的事业,这里是我们的世界!”

“切,不装逼会死吗?”众人毫不犹豫地朝谢春亮出了中指。

东岸这处被考察队视为货运码头候选位置的地方有一个朝向内陆的凹进,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小型海港,而整个港区是被群山从三面环抱的一块临海小平原,面积大概只有不到两平方公里,唯一通向向西面内陆地区的通道是一道长度约莫有一里多的狭长山谷,而这道山谷的另一边便是煤矿开采区,地理条件简直是得天独厚。如果选择这里作为登陆点进行建设,那么只需在港口和矿区之间打通一条大约一千多米长的陆上通道,便可以将开采出来的煤炭直接运到码头装船了。有鉴于这样便利的运输条件,海运部对这个地方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在已经考察过的地区中,这里是最符合未来港区规划要求的一处。

而军警部的看法也很直观,他们认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地理位置让这个地方变得易守难攻,大大减小了防御面积和防御压力。最为重要的是,在港区对面的海面上仅仅三四百米远的位置,就有一南一北两个紧挨着的岛屿完美地屏蔽了港区的东部海面。这就意味着进出港区的船必须从这两个岛屿与大陆东岸之间的狭窄海峡通过。

只需在这两个丘陵状小岛上架设起岸防炮,就能配合港区南北的岸防火力对出入港区的整条航道实现无死角的火力覆盖,这无疑是这个时代防守海上来犯之敌的完美地形。几乎是在驶入这片海面的第一时间,亲眼看到实景的军警部成员们就对选择这个地方作为未来的货运码头和定居点投了赞成票。

虽然从地理位置上看,选择东部矿区的这个位置会比西部矿区增加大概两到三个小时的航程,但这里的地理环境的确是远胜过考察队前两天在西部矿区勘察过的那些地方。特别是从军事防御的角度来看,这里的环境更是好得无以复加,不需花费太多的工夫就可以把这里打造成一个水泼不进的海陆一体防御堡垒,在安全方面的优势足以弥补这点航程的缺陷。

当然这里也并非没有毛病可挑,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这地方远离人口稠密区,距离最近有人口定居的临海区域有大约四十海里,而人口比较稠密的河内就更远了,那地方还得从临河地区沿着红河逆流而上好几十公里。

河内从十一世纪开始就被越南的统治者定为京城,到十七世纪初已经是整个中南半岛最大的城市之一,执委会自然是打算将河内作为吸收本地移民的主要目标。不过河内这个时候还被安南统治者称为“东京”,虽然听起来有些违和,但直到十九世纪这个城市才改名为沿用到后世的“河内”。当然,所谓的大城也只是在中南半岛这个特定区域而言,与大明治下的城市规模相比,河内也就只是一个二流偏下规模的水平了。

虽然考察队十分默契地决定了要将这地方选定为海外分矿的主基地,但该做的勘察工作仍然一件都不能少。两艘帆船在这里靠岸之后,武装卫队护送着矿产勘探小组登陆,开始朝内陆的开采区进发。

虽然这地方在后世的卫星地图上是一片繁荣的城区,但在现在这个年代却仍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茂密丛林,很显然还没有人迹踏足过这里。

“看来我们需要一支强大的伐木队才行。”王汤姆心中闪过这个念头,把自动步枪拿在手中,从跳板快步下到了岸边。

这里的纬度虽然比三亚高了不少,但仍是处于热带地区,所以森林植被情况跟三亚有颇多相似之处。在登陆之初也被拉进伐木队当过几天壮丁的田叶友,一路上就认出不少的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