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页

东平城夜摩千风的哗变,让大统制震动很大。天水省的叛变,更是让他老了好几岁。大统制虽然可以说将共和国上下所有官吏的情况都掌握在手中,可这些信息实在太庞大了,而且盘根错节,就算大统制也无法把每一条信息都牢记心头,像乔员朗和顾清随有亲属关系,他就未曾想到。当时他关注的只是金生色,结果反倒是乔员朗被策反。大统制自己也已感觉到了对顾清随一党的追究太过严厉了,使乔员朗这等顾清随远亲都不安于心。但事已至此,现在都放松,实际已于事无补,他道:“立刻下文,要蒋鼎新不得放松追查,只要有疑之人,都不得放过。”

伍继周面无表情,看大统制在蒋太守的汇报上敲上了印,又将一份卷轴递过来,“邓元帅和胡将军汇报,五羊城中正召开七省会议,恐怕近期会有异动。另外,叛军正在加紧征兵和训练,有北上之势。”

大统制微微闭眼。究竟自己看错了几个人?许多年前,看错过一次,郑昭应该算自己看错的第二个。他顿了顿,道:“发个文,东平军事,一切由邓、胡两将军便宜行事,以后不必再事事汇报请求了。”

虽然大统制的声音很平静,伍继周心里却微微动了动。因为这几乎是破天荒第一次,大统制授权给前线的将官自专。当初即使是远征西原,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前方有什么大举措,仍要发文请大统制过目首肯,方能指行。以往这一条没什么坏处,这样使得大统制能够更好地控制军队,因此封疆大吏跋扈自专之弊一扫而空,可是两番远征的失败,却也让大统制发现了这种措施本身的弊端。战事千变万化,只争时机,自己这样将最终决定权抓在手中,固然可以控制军队,却也错失了许多良机。去年邓沧澜率水军南征,虽然大统制也已发文,授予邓沧澜随机应变之权,可是仍然要他在六月一日出兵。这一次,却是把决定权全部下放,看来大统制终于察觉到在后方遥控指挥的极大不利了。伍继周虽然心有所动,但依旧面无表情,待大统制看完这份卷轴,他将最后一份递过去道:“万里云将军汇报,西原目前尚无异动,仆固部已完全与楚都城联合,结成攻守同盟。”

仆固部虽然屡遭打击,但现在比楚都城仍然势力强大许多。楚都城已经和阿史那部结盟,仆固部和阿史那部势不两立,再与楚都城结盟,实际上就是已依附楚都城了。看来,仆固部已然认识到,和楚都城作对,绝无善果。大统制叹了口,低低道:“这些人,真是不能给他们一点喘息之机。”

话虽这怎么说,但楚都城的喘息之机已然赢得了。现在共和国自身已中分为二,再没有远征西原的能力,就算再不能容忍,也只能让楚都城暂且在西原存在下去。他道:“万里云还说了什么事?”

伍继周顿了顿,又道:“万将军的汇报中,还有一个附件。因为上写绝密,卑职未敢擅启,请大统制过目。”

绝密?大统制怔了怔,打开了那个卷轴。果然,里面还有一个小小的卷轴,用火漆封着,封口处还有万里云的兵符印。大统制打开来看了看,这卷轴中的话不多,很多就读完了,眼神里却有些异样。半晌,他将这小卷轴烧了,拿过一张纸写了几个字,道:“发火急羽书结万里云将军,照准。”

伍继周行了一礼,拿过那纸片出去了。大统制待他一走,又陷入了沉思。

万里云发来的密报,大概要算是唯一的好消息了。万里云说,仆固部大汗新近纳婿,女婿名叫贺兰如玉。因为前任仆固部台吉赫连突利去世,现在由贺兰如玉接任。这贺兰如玉上任之后,马上派人来和昌都军区接触,言辞十分谦卑,显然有投靠之意,看来这贺兰如玉试图加强与共和国的联系,很有可能将来对楚都城背后下刀。大统制的批示,便是对贺兰如玉加强调查。大统制在西原也早就安排了不少细作,贺兰如玉虽是仆固部新晋的高官,应该也很快就能得到确切消息,看此人能否利用。如果此人不凡,那么很有可能依靠他消灭掉楚都城就个心腹大患。而这个贺兰如玉虽然年轻,却能够如此当机立断,显然也相当不凡。有他在西原协助,共和国这些年虽不能再向西原用兵,但楚都城也别想能对中原有什么威胁了。

只是,现在的首患,已经不再是楚都城,而是五羊城。大统制的手指轻轻叩了叩案头,忽然站了起来,拉了拉铃。很快,门外有人道:“大统制。”

“传北斗过来。”

南北两部影忍,先前遭受重创,南部星君几乎全军覆没,北斗也失陷在了西原,但现在已经重新整编,新任北斗也已上任。很快,新任北斗就来到门外,请了个安,大统制道:“进来。”

新北斗进了荷香阁,跪下行礼已毕,大统制道:“北斗,备好车,我要去北山一次。”

“是。”

大统制深居浅出,旁人一直以为他很少在人前现身。事实上,大统制也经常微服出巡,看看民意如何。新北斗虽然上任未久,但大统制这个习惯他早就知道,答应一声,便去备好车马。

出了雾云城北门,转入了山中。雾云城北山最为荒凉,本来就缺乏可耕之地,而且划为禁区,更是连个人影都没有。在山道上转过几个弯,前面却现出一片建筑。这里名谓天星庄,便是影忍的秘密基地,大统制在民间挑选聪明精干的孤儿,自幼在此抚养,接受训练,这些年轻人也是南北两部星君的后备力量。车子一进天星庄,守门的便打开门,让大统制的车进去,负责天星庄的首席教官便上前谒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