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页

葬花岭一役,是苏轼的凝神境与王羲之神笔境的第一次碰撞,虽然只持续了很短暂的世间,却让两人在彼此的相互映证之中看到了自身境界再度突破的可能性。

尤其是王羲之。

这位已经快到两百岁的老人非常清楚,自己留在人世的世间已经不多了,如果想要继续在这个世界上看日升月落,那么他就必须突破自己的文位。

神笔境,已经无法再支撑着他活到下一个一百年了。

在葬花岭一役之前,王羲之还看不到这样的希望,但在那之后,他看到了。

但任何机遇总是与风险并存的,而且如今王羲之所想要做的事情乃是与天争命,又岂是那么容易便能达成的!

所以在踏出那一步之前,王羲之做了很多准备。

他将守护人间的重任交给了一个初次见面的毛头小子,他回了一趟缙国,去看了一眼春秋书院今日的模样,又与老友,同时也是如今春秋书院的院长,墨圣颜真卿把酒言欢,最后,他回了一趟王家。

缙国的王家。

但他并没有惊动太多的人,只是在灵堂外站了片刻,随即便翩然离开了,整个王家,他只见了一个人。

等做完这一切之后,王羲之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缙国,却没有回归圣域,而是一路北上,因为他知道,那个人也没有回圣域。

然后在某个日光和煦的下午,王羲之在济国明城的饮马湖畔,见到了一别数日的词圣,苏轼。

王羲之认真地看着对方,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我想,关于凝之、献之二人的死,你需要给我一个交代。”

对此,苏轼并没有感到太过意外,因为早在葬花岭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一天终究是会到来的,只是他有些不确定,此时是否会显得时机太早。

于是他转过身,向王羲之问道:“现在吗?”

老人的双眼从未如此的清明过,再也没有了昏昏欲睡的模样,在这一刻,他脸上那些代表了岁月的褶皱仿佛都在熠熠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