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青这两年来在全国大赛上出色而稳定的发挥,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上杉一个人的能力的。若是没有了上杉,他们能否闯过地区预赛进入全国决赛圈都未可知。”

“而这也就造成了一个结果——上杉从地区预赛进入后半段开始,就必须每每都打满全场比赛。”

“如果是现在这个已经有所成长的上杉倒还好说,前两年的他……”

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子而已,实力再强大又如何?少年人的体力不足以支撑他以最完美的状态打满整场比赛,所以明青连续两年遗憾地止步全国十六强、八强。

“这不仅是球队本身的整体实力跟不上,上杉本人体能的上限,也制约了明青在全国大赛上前进的脚步。”

“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今年的明青恐怕在全国大赛上,也依然会如同前两年一样,举步维艰。”

——这是朝山的担心,也是他对明青这支被不少人看好的新晋强队的未来前景预测。

本来如果不出什么意外,这个预测还是会相当准确的。

朝山的字字句句都切中了明青的短板要害,当他的这篇文章刊登上《月刊棒球》的时候,即使是明青的一些支持者,也认为他的分析有理有据,并且的确指出了明青的不足。

然而,达也的出现却成为了那个打破常规的“意外”。

当明青顺利闯入决赛圈,遭遇的对手开始一个比一个更强,终于有一天,在赛场上,明青一方除上杉和也之外,出现了另一个投手的身影。

他有着与上杉近乎一模一样的身形和面容,就连投球的姿势,也与上杉如出一辙。

只不过,与上杉变化莫测,时直时变的球路相比,他似乎是个更喜欢用直球来解决一切的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