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昂纳多:呵呵,想挖我墙角的蠢蛋澳大利亚人,比我丑1000倍,还想让埃伯特当你女儿的教父,别做梦了!

希斯·莱杰: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埃伯特果然是一对,一个性情暴躁、爱吃醋、爱猜疑的家伙,可怜的埃伯特。

埃伯特表示,最无辜最可怜的那个人就是他。他明明什么都没干,整个颁奖典礼上却遭遇了某人疯狂的眼神杀招,除此之外,莱昂纳多似乎真的是练成了某项特异功能,放冷气的水平登峰造极,埃伯特毫不怀疑,如果现场有一个冰箱的话,莱昂纳多绝对会毫不犹豫地把他塞到里面。

最可怕的是,一整晚,埃伯特的手机上一直收到某人发来的“呵呵”短信,足足发了20多个,这让埃伯特怀疑他亲爱的里奥根本连哪些人获奖了都不知道,只一门心思针对他。

虽然让莱昂纳多放宽心态是埃伯特的初衷,可他绝对、绝对没想过要通过这种方式让莱昂纳多看淡得失。

埃伯特甚至开始反思自己的交友方式是不是有问题——为什么无论是林恩和希斯·莱杰都和莱昂纳多剑拔弩张呢?在他自己看来,他们都是非常棒的朋友,莱昂纳多更是他珍视的恋人。

第203章 奥斯卡提名

不亲临现场的观众们是根本感受不到今年金球奖的宏大气势的,尽管现在美国正处于难得一遇的金融危机,好莱坞记者协会却始终坚持大张旗鼓,把金球奖打造成电影人们齐聚一堂享受电影的盛会。

其实对于演员们来说,典礼现场是好是坏其实没差,只要奖项的归属能让他们开心就足够了。

然而不幸的是,整场颁奖典礼举行的过程中,埃伯特并没能觉得开心,相反,静坐整场最后却奖项落空的滋味让他有一一丢丢不爽。

典礼刚一开始,最先颁发的就是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女配角奖,凯特·温丝莱特凭借《生死朗读》顺利捧杯。其实在《生死朗读》中,凯特的戏份绝对是女一,但她在《革命之路》里的表现同样出色,最后只能《生死朗读》以女配身份报名。

而在奥斯卡报名的时候,《生死朗读》却是以女主身份报的名,埃伯特猜测应该是奥斯卡报名时间相对较晚,那时候颁奖季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凯特靠着在《生死朗读》中的表演获奖无数,这部电影的竞争力也大大超越了《革命之路》,制作方才最后逆转,配转主。

这种情况在奥斯卡上经常出现,主角与配角的界定不能单纯从时间上来考量。譬如当年安东尼·霍普金斯仅仅凭借着短暂的几十分钟的表演就斩获了奥斯卡影帝,汉尼拔这个角色的出现或许是惊鸿一瞥,但霍普金斯的男主地位却毋庸置疑,因为他是贯穿《沉默的羔羊》整部电影的灵魂人物。

纵观近几年的奥斯卡,纯粹的女主片并不多,大概只有海伦·米伦的《女王》才能被划分到这一类型,对手戏演员都是她的陪衬。女主戏份略多一点的,女演员与男演员重要性不相伯仲的,格温妮丝·帕特洛的《莎翁情史》、朱迪·福斯特的《沉默的羔羊》都可以算入其中。

女主戏份并不是绝对多,但演员通过自己的表演让剧情变得激烈、几位演员之间冲突尤为明显的影片,包括妮可·基德曼主演的《时时刻刻》,她的戏份可能不是太多,但妮可出色的发挥也让她拿到了奥斯卡影后,在这时候戏份就不是绝对性的。

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存在,许多女演员即可以报名女主角部门,又可以报名女配角部门,由于女主部门竞争力太激烈,一些女演员退而求其次,选择了竞争不那么激烈的女配角部门。

就比如《芝加哥》的凯瑟琳·泽塔·琼斯,《追梦女郎》的詹妮弗·哈德森,而很幸运,她们也依靠这种方式拿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奖杯,并且凭借出色的表现力战胜对手,赢得了一片赞誉。

无论如何,凯特的努力是她应得的。时光荏苒,尽管从1996年至今她获得过5次提名,但这座女配奖杯才是她获得的第一座金球奖。和她的竞争对手们相比,凯特成名早,获得提名也早,可是奖项到手的时间似乎太晚了一些。

不过今年34岁的凯特还算年轻,《泰坦尼克号》奠定了她一线女星的地位,尽管后来凯特钟情于文艺小制作影片让许多人认为她走了弯路,但这一刻,看着捧着奖杯几乎要在台上落泪的凯特,埃伯特心想,一切都还不是太晚,凯特应该也不会感到后悔。

他其实还是很佩服从《泰坦尼克号》走出来的两位演员的,票房破纪录、全球闻名、顺利跻身一线,可他们却没有被一夜成名的诱惑所影响,反而激流勇退,追求自己在表演上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