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星们却已经不再考虑这次编剧罢工所带来的种种影响了,在这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投注到了原定于2月下旬举办的奥斯卡颁奖典礼。

既然编剧们已经恢复了工作,奥斯卡的举办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果然,很快,奥斯卡组委会便宣布了颁奖典礼会如期举行,并且公布了主持人的名单,主持脱口秀节目战绩出色的乔恩·斯图尔特。

埃伯特同样收到了邀请函。作为上一届的影帝,他要作为颁奖嘉宾颁发本届影后的奖项。

相比较上届奥斯卡,这一年虽然是奥斯卡这个古老奖项的80周年纪念日,但由于编剧大罢工的影响,典礼的准备和各项安排都稍显匆忙,而且不久之前好莱坞还处于阴云密布的激烈对抗之中,突然之间阳光明媚歌舞升平也是不可能的。

在本届奥斯卡上,男演员部门的五位提名人分别是丹尼尔·戴·刘易斯、约翰尼·德普、乔治·克鲁尼、汤米·李·琼斯和维果·莫特森,他们之中埃伯特稍微熟悉一些的也只有约翰尼·德普,但毫无疑问,在几位提名人中,获奖概率最低的恐怕也是约翰尼·德普,他的《理发师陶德》这次仍然是与蒂姆·波顿合作,约翰尼在其中表现不俗,然而电影并未入围最佳影片的争夺,比起《血色将至》的丹尼尔·戴·刘易斯和《迈克尔·克莱顿》的乔治·克鲁尼,约翰尼·德普并没有太大竞争力。

在奥斯卡上,演员所主演的电影是否入围最佳影片对演员获得奖项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事实上,媒体和公众对奥斯卡的态度虽然冷淡了一些,但关于颁奖季的猜测却一直在继续,只不过关注这个问题的人太少,博彩公司那里也没有太多对演员的押注,尤其在奥斯卡并未确定举办与否的时候,结果如何其实没有什么意义。

当然,随着奥斯卡宣布会如期举行,这方面的推测也渐渐展开了。

几名候选人中,呼声最高的是在《血色将至》中爆发出了教科书式演技的丹尼尔·戴·刘易斯,《血色将至》是丹尼尔·戴·刘易斯继《纽约黑帮》上映后6年间出演的第二部作品,05年他主演过由他妻子丽贝卡·米勒导演的《杰克和罗斯的情歌》,那是一部有关恋童癖和乱伦两个社会问题的电影,题材非常小众,关注的人不多,也不能称之为丹尼尔·戴·刘易斯的代表作。

作为一名演员,丹尼尔·戴·刘易斯的代表作并不多,自1971年至今他一共只出演过18部电影,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就有4次,1990年他凭借《我的左脚》获得首次提名,但就这一次,他就染指了无数男演员心心念念的小金人。1994年的《因父之名》是他第二次获得提名,第三次就是那部和马丁·斯科塞斯、莱昂纳多合作的《纽约黑帮》。

丹尼尔·戴·刘易斯的奥斯卡之旅是从1990年开始的,在那之前,他在多数电影中扮演的都是配角,他的表演风格使他为他所扮演的每部电影耗尽太多心力,他在不同角色的内心世界里接触着痛苦和悲伤,因而他的作品数量很少,但每一部电影的回报都是惊人的。《我的左脚》之后他一共只出演了8部电影,可每隔两部电影他就能获得一个奥斯卡提名,提名率堪称惊人。

丹尼尔·戴·刘易斯之后,乔治·克鲁尼和汤米·李·琼斯呼声同样不弱,乔治·克鲁尼的《迈克尔·克莱顿》同样入围了最佳影片,作品的出色使他在整个颁奖季获得了不少优势,除此之外,克鲁尼和学院评委们良好的个人关系以及他强大的公关能力同样是助推的一个点,当然,在演技方面他和丹尼尔·戴·刘易斯、汤米·李·琼斯还是有些差距,这就是好莱坞帅哥们的悲哀,当他们出现在荧幕上的时候,他们总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疯狂投入自己的角色,即使他们以为忘了,可观众们总能在第一时间呼唤出他们的名字。

汤米·李·琼斯是好莱坞老牌男星,曾经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男配,这次的男主角提名是他个人第三次提名,他出演的电影虽然没有入围最佳影片,但他本人的演技十分出众,在颁奖季中为他投上赞成票的媒体和电影人也非常多。

至于约翰尼·德普和维果·莫特森,两人的作品都没有入围最佳影片,蒂姆·波顿在奥斯卡上一向不受宠,虽然约翰尼拿过几次影帝提名,但他的表演却还没有达到让评委们心动的地步。维果·莫特森这才是第一次入围,自《指环王》大热之后,一向在好莱坞知名度不高的维果·莫特森也获得了不少担纲主演的机会,但这次他的优势确实不大,陪跑的可能性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