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拍摄到红毯上各路明星的装扮,全美各家媒体都派出了娱乐版块的资深记者,只为了在这场全美观众关注的娱乐盛宴中拍到最完美的作品。当埃伯特的身影出现在红毯的那一刻,老记者们眼珠子不由动了动,手中的相机就再也没有停过。

毫无疑问,埃伯特就是他们眼中最完美的作品。

“许多年没有见到这么年轻的影帝提名人了。”一位记者一边叹气,一边对着埃伯特猛拍,“这十年的奥斯卡红毯一直都是些熟面孔,不知道什么时候奥斯卡提名也能以年轻人为主呢?”

“这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无论是梅丽尔·斯特里普、汤姆·汉克斯还是乔治·克鲁尼,他们的表演生涯还在持续,他们对艺术的热情丝毫没有退却。影后部门或许还能有些突破,毕竟这几年获奖的妮可·基德曼、格温妮丝·帕特洛等人都算年轻,但影帝部门,近十年唯一值得大书特书的也只有阿德里安·布罗迪的那座奖杯了。

“即便埃伯特·道森现在春风得意,但他想拿奥斯卡,哦,恐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红毯边上,一位记者同行摇头晃脑说道。

埃伯特身上的好几个特征与奥斯卡影帝是背道而驰的。

第一,埃伯特实在是太年轻了。奥斯卡75年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是阿德里安·布罗迪,他获奖的时候只有29周岁,而埃伯特呢,他现在才24岁,古板的学院评委是很难把票投给在他们看来“不可靠”的年轻人的。

第二,埃伯特的长相太完美了。除非他的表演能够吊打其他所有提名人,否则他很难获得奥斯卡的青睐。虽然奥斯卡历史上也有不少帅哥获得过影帝奖杯,但在现今的好莱坞,帅哥往往与“花瓶”联系在一起,能够给埃伯特一次提名已经是评委对他的肯定了,埃伯特想迈出下一步非常艰难。

当然,这并不代表着埃伯特没有优势。

任何一个机器的运转都不可能永远畅通,拥有75年历史、今年已经是第76届的奥斯卡同样如此。

近十年来,奥斯卡一直以古板、缺少魄力而为人所诟病,获奖名单公布后往往平平淡淡,毫无惊喜可言。奥斯卡评委虽然不像组织金球奖的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那样由一群非专业人士操纵,但是电影公司、制片人们总是想尽办法去迎合评委的口味,用美元砸开他们的投票权,1998年《莎翁情史》取代《拯救大兵瑞恩》获得最佳影片、格温妮丝·帕特洛获得奥斯卡影后就是韦恩斯坦兄弟用天才般的公关能力运作出来的结果。

除此之外,奥斯卡在近几年的表现也让人失望。2001年“911事件”爆发后,全美陷入了反战热潮,那时的奥斯卡在宣称反对战争的同时却又如期举办了颁奖典礼。至于嘉宾们在红毯上大多穿着黑白、拒绝彩色的表现,对于厌恶战争的人来说,那只是一块惹人发笑的遮羞布而已。

面对种种情形,奥斯卡遭受到了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批评。部分学院委员认为奥斯卡应该趁机摒弃传统,挖掘出一些小众的、真正出色的电影作品和演员,丰富入围作品的题材类型,让全球的观众看到一个崭新的奥斯卡。

事实上,本届奥斯卡上,约翰尼·德普入围影帝和卡萨·卡斯特·休伊斯入围影后正是奥斯卡缓慢改革的体现,埃伯特入围影帝其实也是沾了奥斯卡内部这股“反传统”浪潮的光。

如果这一浪潮能够持续下去,而埃伯特能始终保持高质量的表演的话,说不定他可以期待自己成为奥斯卡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的一天。

这一头,埃伯特已经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坐到了指定位置,等待颁奖典礼的开始。

接下来必将是星光熠熠的一晚。女星方面,茱莉亚·罗伯茨、安吉丽娜·朱莉、乌玛·瑟曼、桑德拉·布洛克等都纷纷出现在了红毯现场,男星们虽然没有女星们星光耀眼,但加上包括导演、编剧、制作人等提名人在内,男星的数量大大超过女星,阿德里安·布罗迪、约翰尼·德普等人的到场也引起了现场粉丝的一阵阵尖叫。

看到诸多明星都带着自己的另一半来到现场,埃伯特也不由想到了一件好笑的事情。

当他为了出席红毯准备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林恩居然接到了一个来自三线女明星的电话,那位女星愿意花费50万美元获得一次和埃伯特同时出现在奥斯卡红毯的机会,她表示只要埃伯特愿意和她同乘一辆车,并且在红毯上一起走上两分钟,连牵手、贴腰的动作都不必有,只要一起下车、一起走一段就足够了。

最后林恩当然是直接拒绝了这桩金钱交易,不过这件事倒是给了经纪人先生一个警醒——奥斯卡提名之后,埃伯特的名气恐怕会越来越值钱,这种价值不仅体现在片酬和代言费的增长上,也体现在愿意贴着他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