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全篇,埃伯特甚至“哈哈”大笑起来。

马克有些担忧地看着他:“埃伯特,你还好吗?”

“我很好。”埃伯特拍了拍马克的肩膀,满不在乎地说道,“无论如何,我很清楚报纸上所说的一切都是无稽之谈,谎言永远遮盖不了真相。”

就在论坛和各类媒体纷纷批判埃伯特,称他为渣滓和好莱坞的毒瘤的时候。洛杉矶警察局贴出的一份公开信却在整个好莱坞引起了轰动。

公开信还原了事件发生当日埃伯特所做的一切,尤其刻意强调了埃伯特面对抢劫犯时有勇有谋,用智慧保护了一位女士的财产和安全,并大力称赞他为“合格的美国公民”,为了证明公开信的真实性,洛杉矶警察局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个简短的视频。任何人都可以看到埃伯特拎着一个塑料袋在街上走,抢劫犯横冲直撞向他撞来的画面。

全美国的网民和媒体顿时炸了。

“画面再清晰不过了,那确实是埃伯特!他拎着的袋子里装着土豆、西红柿……还有一瓶红酒,都是超市的便宜货,看来埃伯特生活困窘的传闻是真的。”

“小报们只有一件事情说对了,埃伯特可能真的练过中国功夫。抢劫犯冲上来的时候你们注意到他的手了吗,袋子紧紧捏着,身体做出防备的姿态,把东西砸到抢劫犯身上的那个动作太及时了。”

“后来制服抢劫犯的动作也非常潇洒,而且只有我一个人注意到了么,制服抢劫犯的那一刻埃伯特似乎有些不太高兴,我拿500美元做赌注,他一定是心疼自己被砸破的红酒了。瞧那双无辜的蓝眼睛,那心疼的小模样,那张完美无瑕的脸……我已经忍不住迷醉了……”

最后那条发言后面足足跟了几百个回复,其中不乏少女心十足的“啊”、“哇”、“哦”等词汇,于是一条为埃伯特洗清罪名的帖子彻底沦为了少女们的花痴帖,甚至有人特意贴出了2个月之前在网络上引起短暂轰动的埃伯特在《新丁驾到》片场的照片,少女们的心炸的更厉害了。

除了对埃伯特的褒扬之外,以《国家闻询报》为首的八卦小报们也遭受了毫不留情的批评,埃伯特所遭遇的一切顷刻间同样回报到了八卦小报们身上。为了夺回读者们的好感,最先发布那些消息的媒体不得不在发出了向埃伯特道歉的信件。

要是往年,八卦小报们绝不会这么干。好莱坞的无冕之王们一向以能写能说著称,为了销量和关注度他们连自己的灵魂都能出卖,前一秒他们能够告诉全世界汤姆·克鲁斯是个货真价实的gay,下一秒他们能自打耳光说汤姆·克鲁斯在某时某地和辣妹偷情,转变速度之快绝无仅有。

但是今年,随着“911事件”的巨大影响,任何犯罪行为遭到了美国人民无情的痛斥,警察、消防员、军人等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任何一家新闻都愿意为一位在大火中牺牲的消防员做一个专题报道,在因灾难而更显脆弱的美国人民面前,这些人都是英雄。

埃伯特的行为在他们心中也是勇敢者的象征,是一个保护柔弱的女士的英雄。美国人崇拜勇敢者,即使最脑残的民众也不愿意看到做了好事的勇敢者被诬陷,于是他们群情激愤,纷纷写信给那些八卦小报,威胁说自己是全年的订阅人,如果他们不向埃伯特·道森道歉的话,他们将取消下一年的订阅。

一份两份小报威胁信八卦小报可能并不在意,可当那些信件纸片般飞过来,最多的那家小报一天就收到了1万多份之后,八卦小报们服软了,纷纷在头条张贴了对埃伯特道森的歉意。对于销量一般的八卦小报来说,1万多个读者代表着几十万美金的收入,更不用说潜藏在那些读者身后的广告收入了。

唯一没有道歉的是《国家闻询报》,因为它有500多万订阅人,1万份的威胁对它来说实在不算什么,更何况《国家闻询报》一年到头不知道发出了多少条诬陷明星的消息,一年光是法院的传票他们都能收到几十张,和那些大牌一线明星相比,埃伯特·道森只是一个十足的小角色。

最重要的是,《国家闻询报》对自己编辑消息的能力非常自信,在美国娱乐界他们曝光新闻的能力是数一数二的,政商界名人、好莱坞巨星的消息他们轻而易举能够得到,每年1500万美元的投入让这家报纸成为许多地下一手消息的接收对象。当民众对某个消息好奇的时候,他们不知不觉地就会去购买《国家闻询报》,因而这家报纸的吸金能力也是全美一流的。

就这样,借助这次事件,埃伯特也重新回到了美国主流媒体的视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