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页

秋二娘道:“萧开山昔日便是西南之地颇有名望的豪侠,他之所以造反也是因为当地驻军大将太过混账。

西南之地因为道路难行所以驻军大将很少轮换,这也导致当地的驻军跟靖夜司一样,都发展成了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那些驻军大将为了应付上面,同时索要军饷奖励什么的经常做出杀良冒功的事情来。

当地那些大的异族他们不敢去动,就去动一些淳朴良善,没什么反抗能力的小族,甚至就连一些中原人的村落都被他们诬陷为盗匪窝点剿灭。

萧开山愤怒之下揭竿而起,西南之地的一些的小族还有江湖志士纷纷来投,短短数月便已经席卷南诏和广南之地,当地的驻军养尊处优太久了,竟然不是其一合之敌,犹如摧枯拉朽一般被击败。

方镇海在南嶷郡攻城略地后都是直接掌控那些地域,所做的事情跟朝廷没区别,甚至比朝廷更加酷烈。

萧开山却是开仓放粮,对百姓秋毫不犯,在当地名望极大。

只是可惜现在大乾可以容忍边界乱局,但却无法容忍有人公开掀起反旗来。

方镇海是这样,萧开山也是这样,他的红叶军闹出的声势太大了,朝廷暂时无法派遣大军前来,但却用计谋将其调虎离山后生擒,没了萧开山的红叶军也是不成气候,彻底蛰伏了起来。”

听罢之后,顾诚轻轻摇了摇头道:“当世英豪,大局欠缺。”

这八个字便是顾诚给萧开山的评价。

对方的所作所为的确是堪称当世英豪的,只是为了一时不平便敢站出来举起大旗反抗朝廷,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但对方的大局观却还是有些欠缺。

方镇海的例子摆在面前,在方镇海之前甚至还有更多的例子,对方应该知道举起反旗的后果是什么。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三条不论到什么时候都试用,特别是在西南之地那种道路不便的地域,朝廷征伐西南之地十分困难,定然是以维稳为主的,在这种情况下越是低调便越是安全,哪怕你是要低调的造反。

秋二娘摇摇头道:“这你可就错了,萧开山不缺大局观,而是当初那种情况他没有选择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