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页

荀彧说着,在地上重新画了六道爻,却是一个离下坎上的既济卦,而且不是三爻相连,是两爻相连,三三相依。刘辩看了这个卦,突然想起来一件事。蔡琰和他提起过这种两爻的画法,当然就有一个疑问,既然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太极为一,两仪为二,三则不可解,解成八卦的三爻有偷梁换柱之嫌。现在看到这个画法,他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如果是八八六十四卦,那么乾坤之外,离和习坎二卦便是四极之中,实际上,与乾坤共为四极的应该是未既和未济。既济是离下坎上,象征臣下君上,君臣和谐,故而既济。未济却是君下臣上,君臣逆位,故而未济。”荀彧抬起头,静静的看着刘辩:“陛下,君臣之道,在易经里就是决定好的。”

“等等,你这三重卦是什么意思,四极又是什么意思?”

“三重卦,就是两爻为一重,三重共六爻,为六十四卦。四极就是指乾、坤、既济、未济,这四卦是纲纪所在,不参与计算。所以,六十四卦中真正参与计算的是六十卦……”

听着荀彧的解释,刘辩震惊不已。原来这才是六十四卦的正宗解法?莫非这又是孔子整理六经时做的手脚?这个手脚可做得太大了,现在所有研究易经的人都以为是八八六十四卦的两重卦,谁知道真正的解法却是四四四的三重卦。

怪不得易经成为三玄之一的玄经,这根本就是一个骗局嘛,不玄才怪。

第381章 三重卦

“这种三重卦的算法又有什么优点?”

荀彧傲然一笑:“用这种三重卦来计算,几乎可以说是百发百中,比两重卦更准确。”

刘辩半开玩笑的说道:“那你给我算算看,我什么时候能平定山东。”

荀彧脸上的笑容一僵:“这个……臣现在真算不了。”

“为什么?”

“运用这种计算法,虽然方法很简单,但是计算过程极耗心力,没有相当的境界,根本计算不了。”荀彧皱起了眉头,“强行运算,甚至可能让人耗尽心力而亡。”

“是么?”刘辩故作不屑,“那你告诉我怎么算,我自己来计算,万一出了事,也与你无关。”

“臣不敢冒险。”荀彧诚恳的说道:“陛下现在是唯一能够对付戏志才的人,如果陛下出事,天下很可能会被一个疯子所统治。这不是臣愿意看到的,也不是天下百姓愿意看到的,是以请陛线上自珍,切莫妄自菲薄。”

“原来我这么重要啊。”刘辩哈哈一笑:“没事,你告诉我怎么算,我不强试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