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页

“是的,我愿意去长安,代使君致意于陛下。”

“你不怕袁术阻路么?”

刘巴不以为然,轻松的耸耸肩:“徐晃能率百骑援舒县,巴不能轻车诣长安乎?”

刘表一怔,哈哈大笑:“果然是少年,勇气可嘉,勇气可嘉。”

……

刘巴领了命,出了府,上了车,正准备出发,诸葛亮从旁边走了过来,扬手道:“刘君止步。”

刘巴一看,连忙下了车,拱手道:“诸葛小友,有何指教?”

诸葛亮拱手还礼,笑道:“刘君这次可是跳出浅潭,跃入龙渊了,可喜可贺啊。”

刘巴眉毛一扬,反问道:“那小友准备卧到何时,当真要等到天下太平么?以小友的才学,太平之世可不见得就是好事啊。”

诸葛亮笑而不答,继续自己的话题:“刘君去了长安,如果有机会面见天子,还望留意一二。如今并凉已定,天子兵强马壮,他什么时候能出兵山东,恢复一统。我可是盼着回乡呢。”

刘巴嘴角一撇:“我待诸葛君如友,诸葛君却不拿我当朋友啊。你盼着回乡,呵呵呵……”

刘巴摇摇头,拱拱手,翻身上车,扬长而去。诸葛亮见了,脸色一僵,长叹一声,有些沮丧的走到一旁的车上。诸葛玄坐在车上,见诸葛亮脸色不好,轻声问道:“怎么了?”

“刘巴此去长安,对儒门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啊。”诸葛亮叹息道:“天子雄兵在手,却迟迟不动,无非是因为粮赋不足。而刘巴偏偏是个擅长经济之人,有他助天子一臂之力,胜雄兵十万。我怎么看,都觉得前途渺茫,儒门大业无望啊。”

诸葛玄一声不吭,拍拍车轼,示意车夫起步。马蹄特特,像是轻快的鼓点,可是诸葛玄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压在他心里的那个秘密让他喘不过气来,如今形势对朝廷有利,如果刘表知道诸葛亮身负儒门重任,他会不会将诸葛亮抓起来,送到长安?

“叔父,不用担心。”诸葛亮看出了诸葛玄的担忧,轻松的说道:“刘表自己也不是一个纯臣,他还在观望,不会死心塌地的为朝廷出力的。我们要担心的不是他,而是以儒门领袖自居的袁绍。我总觉得他突然去泰山,恐怕不是为了游山玩水。”

诸葛玄一愣:“你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