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页

时间不长,刘范匆匆的赶了过来。刘辩让他看了画像:“认识这个人么?”

刘范皱了皱眉,摇摇头:“不认识。”

“你们营中的益州士卒,有没有信奉天师道的?”

“这个……应该不少。”刘范有些紧张,不知道刘辩为什么问这个问题。不过想想也没什么,刘辩能接受曾经造反的黄巾军,应该不会排斥没有扯起大旗的天师道吧。“益州是天师道的大本营,信众甚多。不过,那些普通信众除了自己的乡亲之外,未必能接触到道门中的高人,陛下不妨召天师道的关中治来问问,他们应该了解得更多。”

刘辩点点头,又问道:“令尊在益州,与天师道也多有接触吧?”

刘范的脸红了。他虽然没有去过益州,但是他知道他父亲刘焉与天师道的接触不小,特别是对天师道的嗣师夫人卢氏垂涎已久。刘辩问起这件事,可见他对益州的情况并非毫不知情。

“陛下圣明,听闻如此。”

“给令尊写封信,让他们教中的重要人物来一趟长安。”刘辩摆摆手,吩咐道:“此外,着你去请天师道在关中治的人来见朕,朕有些问题要问他们。”

“唯!”刘范不敢大意,连忙应了,转身离去。下了建章台,回到昆明池的岸边,他才长长的吐了一口气,汗湿重衫。刘辩虽然没有对他严辞厉色,可是不经意间透露出的威严却让他不敢有丝毫大意。此时此刻,他对贾诩说不出的感激,如果不是贾诩在斜谷道拦住了益州军,并将益州军收为己用,而是让益州军与王允并力,他们父子恐怕现在就落在叛逆名单上了。以天子麾下的精兵猛将,就算益州有山川之险也守不了太久,江夏刘家迟早是家破人亡的悲剧。

……

一个道人跟着刘范,快步走上了建章台,被刘备拦住。刘备上下打量了道人一番,问道:“这是谁?”

刘范连忙答道:“是天师道的关中治治头大祭酒艾和道长,奉诏前来,供陛下垂询。”

刘备摆摆手,马超和另一个近卫郎走了上来,喝道:“抬起手臂!”

“这……”艾和看看刘范,脸色有些难看,刘范也急了,抢上一步:“刘将军,这是什么规矩?”

“新规矩。”刘备皮笑肉不笑的扯了扯嘴角:“如今天下动荡,图谋不轨的人太多了,谁知道哪个是刺客?万一你带来的这位天师道高人有什么想法,我们岂不是失责?”

刘范面红耳赤,有口难言。他知道自家父子虽然名义上归顺朝廷,可是并不受天子信任。原因很简单,刘焉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将今年应将的赋税交到长安来,理由是米贼塞道。这自然是个借口,刘焉既然与天师道交往过密,天师道的人怎么可能堵塞汉中道——除非是刘焉指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