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页

比如,他明明念的佛咒是“唵”,为什么变成了“嘛”,支谦说过,六字大明咒会自已升级进阶,那他这个算不算?

比如戏志才究竟有没有死?他一个人,又是怎么到达那个冰天雪地的地方的。他拿的是不是赤霄剑,为什么赤霄剑会对巨龙有吸引?

白象和黑龙,会不会就是太极的两仪?龙是华夏文明的象征,那象是不是印度文明的象征,佛教文明的象征?

太多的问题,让刘辩一时不知道从何想起。不知不觉的,他靠在浴桶上睡着了。

貂蝉捧着几片皂角和布巾走了进来,见刘辩仰着头,睡得正香,愣了一下,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走到桶边,伸手试了试水温。刘辩伸出手,握住了她的手腕。貂蝉吃了一惊,惊讶的看着刘辩。

刘辩闭着眼睛,嘴角带笑:“不用怕,我不会伤你。”

貂蝉连忙说道:“陛下,臣妾不是那个意思。”

“朕知道你的意思。”刘辩缓缓的睁开眼睛,端详着貂蝉那张闭月羞花的脸,忽然笑了一声:“王允如果知道你对朕意识味着什么,恐怕他在九泉之下也不能瞑目。”

“陛下,王公……”貂蝉的眼圈一红,低声道:“实在有些可惜了……”

“可惜?”刘辩摇摇头:“不,他一点也不可惜。他的死可以让很多人冷静冷静,而不是以为只要有气节就足够了。”他叹了一口气:“为国为民,不仅仅需要气节,还需要有卓越的见识,儒门不缺气节,见识么,就差一点了。”

“儒门中人满腹经纶,还没有见识?”

“你以为大道就在那几本破书里?”刘辩瞥了貂蝉一眼,撇了撇嘴。“周公、孔子之前,大道在哪里?”

貂蝉一时语塞,她眼珠一转,反问道:“那陛下以为大道在哪里?”

第270章 敏感的袁绍

刘辩正要说话,却想起了一段公案,不由得笑出声来。

在他那个时代,佛教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虽然科学昌明,可是信佛的人也很多,就算是不信佛,也喜欢拿着佛门公案来说说,以示自己的超然。其中常被人提及的一段公案,就是“吃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