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页

就连整个宇宙都来自于奇点的大爆炸,那么在奇点之前呢?岂不就是空,就是无?

这是一个巧合,还是一个必然?谁也说不清楚。大部分科学家不承认佛陀、老子的认识符合科学,认定科学和神秘学泾渭分明,不可能有交叉,但是也有极个别的人认为,也许是佛陀、老子长期的禅定开发了直觉,不借助任何仪器或者逻辑推理,直接认识到了世界的本源。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支谦说老子就是佛陀,也未尝不可。

有着一些现代物理常识的刘辩,却比支谦想得更远。如果这个理解是确的,那么佛陀的空、老子的无就不是常见意义上的虚无,而是物质的另一面:能量。禅定也好,冥想也罢,其实都是以身体为仪器,感应能量的变化。

弹汗山的神像为什么要以女人的阴户代指众妙之门?为什么要在神像体内留出孔道,要祭神者凝神屏气,谛听神像体内的风声变化?其实就是让你全神贯注,排除杂念。只有排除了杂念,你才有可能感应到能量的变化,就像是只有平静的水面,才有可能反映出最接近真实的天空。

就像观星的望远镜要远离都市,观测中微子的仪器要深埋地下。

刘辩豁然开朗,顿时觉得神清气爽。

“大师,你一语惊醒梦中人,朕感激不尽。”

支谦看着面带笑容的刘辩,突然间有种神圣的感觉,仿佛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人间帝王,而是刚刚觉悟的佛陀。刘辩脸上那种洞悉世情的笑容,像极了佛陀的神情。他不禁又惊又喜,还有些惭愧和迷茫。他修行佛法几十年,却还没有真正明悟佛法,而刘辩才十八岁,又是一个日理万机的帝王,却在只言片语之间明悟了佛法的真谛。

莫非他就是菩萨转世,带着前世的慧根?

“陛下……悟了?”

“身虽未至,心路已开。”刘辩笑道:“我觉得我已经摸到了一点门径,看到了方向。”

“恭喜陛下。”支谦虔诚的行了一礼,又道:“陛下,臣奉诏前往草原传法,需要有大神通者护法,臣有一个不情之请,望陛下首肯。”

“你说。”

“臣想以陛下麾下猛士为伽蓝菩萨,为佛门护法,震慑草原。”

刘辩眉头一挑,明白了支谦的用意,他哈哈大笑:“这个主意不错,可以细细设计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