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页

裴潜先到了。他现在是郎中,离刘辩最近。

看完军报,裴潜略作思索,立刻说道:“陛下,张燕用意不明,必须予以注意。不过,臣以为他要想在几日内攻破孟津,可能性还不大。孟津的河水虽然不如龙门、壶口湍急,河面却很宽广,十万黄巾,没有足够的船只,不可能顺利渡河。”

刘辩明白了裴潜的意思:“你的意思是说,张燕在造势?”

“准确的说,他是在以势取利。”裴潜笑笑,对杨凤说:“杨将军离开黑山不久,应该知道黑山军的情况,他们这个新年应该过得不容易吧?想借着这个机会下来劫掠一趟以解燃眉之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杨凤很尴尬。裴潜说的是实情,黑山军现在的生活的确紧张,要不然,张燕也不会派他去河东配合郭泰劫掠。只是他被刘辩困在了河东,最后还投降了,根本没给张燕送回一粒粮食,张燕要亲自出马也就很正常了。

“文行说得有理。”贾诩和荀攸并骑而来,正好听到裴潜的话,便接上了话头。“黑山军乃是冀州黄巾的余部,和袁绍部下有血海深仇,怕不是那么容易化解的。以臣看来,他们之间很难推诚以待,要想共进退,还需要一段时间。有这段时间,击退曹操等人足够了。”

刘辩松了一口气,裴潜、贾诩的分析很有道理,张燕兵临黄河,虽然看起来人多势众,可是他要想渡过黄河,攻击孟津,却不是一件易事。更重要的是,张燕没有和袁绍一笑泯恩仇的心理基础,冀州是黄巾的主战场之一,即使是张角死后,黄巾也没有停止战斗,张燕的义父张牛角就是战死在巨鹿郡廮陶。

“那以诸卿之见,当如何处置为好?”

“先派人和张燕谈判,摸清他的用意,稳住他。”贾诩轻松的笑道:“也许,袁绍比我们还要紧张呢。张燕十万大军要渡河,不论是船只还是粮草消耗,都足以让河内人叫苦连天的。”

刘辩无声的笑笑,把目光投向荀攸,直到此时此刻,荀攸都没有说一句话。自从他重归朝廷,除了除夕夜那次长谈之外,荀攸一直不怎么说话,谨守本份。

“公达,你的意见呢?”

荀攸缓缓开口:“臣以为,文和和文行说得都在理,臣只想补充一点。张燕气势汹汹而来,恐怕也是想看看陛下的态度。”他扫了杨凤一眼:“张燕与杨将军一向并称黑山军双雄,如今杨将军拜将封侯,张燕自然想知道自己在陛下心目中的位置。统大军前来,未尝没有显示一下自己实力的意思。要想稳住张燕,可能还要陛下派出足够份量的使者。”

刘辩心领神会。招降杨凤的时候,他先后派了杨修和钟繇两个名士,要和张燕谈,使者规格就不能低,否则张燕会认为轻视他。

“这样吧,文和先率领大军赶往轘辕关,朕率羽林骑去一趟孟津,看看能不能和张燕谈一谈。”

贾诩等人互相看了看,都有些惊讶:“陛下要亲自去?”

“不错。”刘辩轻笑一声:“河东招降时,朕是亲自坐镇的,现在再走一趟也没什么。孟津到轘辕不过百余里,旦夕可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