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二章 辩服

寒门崛起 朱郎才尽 2265 字 2022-11-04

“殿下,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朱平安最后躬身,长揖,说了一句西方的有名谚语。

这一句谚语在西方估计是人尽皆知了,可是在大明却是破天荒头一遭面世!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裕王闻言,浑身不由的一震,继而双手用力的一按椅子,坚定的起身。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陈以勤闻言也不由的愣住了,连捋着胡须的手拔下了一撮胡须都没有感觉到。

是啊,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想要加冕为皇,就必须能承受皇冠的重量。天下可没有免费的午餐,哪里有不付出代价就能收获的道理呢。

朱平安小小年纪,就能看到这一步,老夫真是白长了如此年纪。

呵呵

目光要放长远,老夫差点鼠目寸光了。

陈以勤不由的摇头笑了笑,捋了捋胡须,这才发现手中一撮被拽掉了的胡须……

高拱、殷士儋也为朱平安的这一句“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所震动。

“殿下,欲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我们何不助他严世蕃一臂之力?”朱平安最后又补充了一句。

朱平安还真是字字珠玑,句句佳句啊!

众人闻言又是一怔,咀嚼之下,越发觉得朱平安说的这两句意味深远。

“孤意已决,此次就以子厚之策而行。”裕王环视了众人一眼,坚定的说道。

其实到现在,众人心里面已经认同朱平安建议的可行性了,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

众人将视线转向裕王。

裕王此时很挣扎,面色由红转白再由白转红,心里面天人交战,一个声音说:我堂堂天子之子,怎么能给严世蕃这小贼行贿送礼呢,若是这样做了,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我朱载垕;另一个声音说:嗯,你说得对……

好吧,虽然心里知道朱平安建议的可行性,但裕王实在是拉不下颜面去给严世蕃行贿送礼。

孤,堂堂天子之子,怎么能低头向臣子送礼行贿呢?!

孤不要尊严吗?!

即便孤不要尊严,孤体内流淌的高贵的血液也不允许孤去向一个臣子低头送礼行贿!

若是这么做了,孤岂不是成了全天下的笑柄,被天下人所耻笑!孤本就不如圳弟,这样就更不如圳弟了!若是被父皇知道了,父皇会如何看我?!

不行!绝对不行!!!

裕王打心底排斥朱平安所提的这个建议。

不过虽然裕王打心底里排斥朱平安所提的建议,但是并不是将门完全关死了的的,还是留了那么一丢丢缝隙的。

这可事关三年的岁赐啊!前两年的岁赐每年足足够五万两银子,去年因为正值多事之秋,国库财政紧张,降低到了三万两,但是三年的岁赐加在一起也足足有十三万两银子呢。

如今日子着实难以为继,有了这十三万两银子银子,孤就可大展拳脚了……

其实跟裕王心态差不多的,还有陈以勤。

一方面,陈以勤心里不大同意朱平安所提的这个建议,陈以勤自从入职裕王府以来,一直焦心瘁志、竭尽全力的护佑裕王。如果让裕王下去向严世蕃送礼行贿,这对贵不可言的裕王殿下来说,岂非是一种伤害和羞辱!所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裕王殿裕王殿下的羞辱,更是我等的羞辱!身为臣子,如何能让殿下去做有损颜面的事呢。

可另一方面,朱平安所提的建议又确实可以助裕王讨回三年的岁赐,有了这三年的岁赐,裕王就完全不用被金钱所掣肘了,这让陈以勤很是左右为难。

高拱倒是觉得朱平安的建议不错,高拱讲究务实,颜面什么的值什么,能解决岁赐问题才是关键。再说了,古往今来能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例子数不胜数,韩信胯下之辱,勾践尝粪复国,刘邦分我杯羹,就是太祖洪武大帝都曾乞讨为生……更何况,现在只是区区送个礼了……

殷士儋心里的天平大幅度的倾向于朱平安的建议,觉得利大于弊,完全可以尝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