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叹零丁 第六十五章 剑宗(五)惊蛰

青锋灼剑 伍酉 1805 字 2022-11-04

道理讲不通,便兴打一架来解决事端。江湖中的规矩便是谁的拳头硬,谁家的道理也就越站理。

道战,那是修道者们讲道理的手段。

与俗世江湖略微不同的,是修道者们要讲的道理,只关乎修为境界,而不在恩怨纠葛。

如当下云州青坪山上,年轻一辈中的翘楚人物将有一会,便引得八方雷动,正道几家各有动作,那些诸如玄女、佛子、圣子、首徒般的天才人物们,纷纷各怀心思地朝着那座青山汇聚而去。

去一睹两位绝世剑修的风采,毕竟同道之争本就不可多得,何况还是剑阁的剑,对另一把名不见经传的“黑剑”。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一窥年轻一辈中第一人究竟达到了什么境界。

这不仅仅只是小辈们的争强好胜,对未来岁月里,整个修行界势力的走向与谋划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剑阁的实力虽然毋庸置疑,但它在首位坐了太久的岁月,本就不甘人后的执牛鼻者们怎甘一成不变做个跟风吃土的小跑腿。

所以,既然有了一道稍纵即逝,可窥全貌的风向标,那些对外宣称闭死关、游天下的老狐狸们,自是不会轻易放过试探剑阁未来阁主实力的机会。

于是,重岳门首徒关佃领了师命带着承尽老祖刀法,未来将肩负重岳门门主之责的小师弟苏礼,同去观礼,若有所悟自然更好。

紫纱坊融会贯通门中三绝的玄女,灵山与俗世瓜葛最深金刚院的佛子,甚至近期复又出世的兜率宫的圣子,也都把目光聚焦到了那座不大的山坪上。

……

二月初二龙抬头,乃是圣洲百姓尚依着旧习俗,在仲春这天敬龙庆贺,以祈龙消灾赐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日子。

不过近几年,灵山道禅院的布道僧人四处宣法立寺铸像,颇具功效,因此如今依着旧俗去祭拜龙王庙的人也就越来越少,而各州城内外的寺庙佛像却是悄然间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

俗人争名利,圣人抢气运,香火之争向来是佛门拿手之事,在如今这个道门式微的年代,便更加得心应手。

然则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却是对那些挣扎在底层,每日精打细算为三亩地所忙前忙后的乡野村夫来说,并无任何关系。

倘若拜佛能够有个好收成,那么朴素且单纯的村夫们并不介意膝前的三两寸衣缕,磕一两个响头。

不过朴素单纯却不是愚昧无知,况且这世间或许也就这些朴素的村夫们最深明世间可没有一个叫不劳而获的道理。

况且云州乃是剑阁一家独大之地,又怎会容忍灵山的布道僧人在城中四处蹦哒。

所以,今天云州城外的某个小村落中,牵着儿子的俏寡妇才是早早提着去了城内破费买来的刀头肉,去祭祀自家庄稼地边的土地庙,而不是买上香纸去哪个朱墙寺庙里拜佛。

提着刀头肉的乃是城外靠近群山不知深这一片的,一位有名的寡妇,寡妇刘氏前些年丧了夫,虽依然风韵犹存,却没有再寻个男人改嫁,而是自己一个人拉扯着那个六岁大的儿子。

乡野多刁民,不过那些坊间话本小说中纨绔恶霸欺男霸女调戏俏寡妇的的狗血戏码并未上演,云州将军府治下的州城内百姓安居乐业,鲜有匪盗之徒,乃是一片祥和之态。

况且城外群山中尚还有一群好管不鸣事的入世剑仙游走,便自然再难生什么事端。

因此,这些年虽然过得辛苦,不过凭着地里种的庄家与她的勤勉也还算过得去,攒了些许余钱送了儿子去城里的私塾读书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