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他学习做锅包肉的时候,美食老师就说过锅包肉最好是四公分宽八公分长两毫米厚,他是自己做着吃,也就没有那么讲究。

首先把猪肉切成薄皮,稍微清洗一下,洒上一层淀粉,慢慢往淀粉中加水,边加水边揉抓肉片。

尽量使每一片肉片都能裹着一层薄薄的淀粉糊,淀粉糊挂在肉片上,要滴未滴的状态是好的,这样不但可以使肉片鲜嫩,还可以增加味道的层次感。

之后把裹了淀粉糊的肉片放到一旁,切一些姜丝、葱丝和胡萝卜丝。

紧跟着调调汁儿,每个地方对食物的要求不一样,锅包肉的做法也是大同小异,云声和大殿下认识了很久,他知道大殿下甜咸都可以,所以他在调味汁上面也就比较随意。

糖、米酒、番茄酱和生抽搅拌均匀,这个时候就开始炸肉片。

一片片的肉片加入油锅,反复炸四次。

炸的外酥里嫩即可。

这时候就进行最后一步,起锅烧底油,把刚刚调味味汁倒入锅中,加入姜丝、葱丝和胡萝卜丝,呛出香味后,从锅边淋入一些水淀粉,加入炸好的锅包肉,翻炒数下,使每片锅包肉都沾染上调味汁,这时候一道具有云声特色的锅包肉就做好了,顺便又炒了青椒炒豆干。

放到大殿下面前的时候,大殿下首先闻到酸酸的味道。

“酸的?”大殿下问。

云声盛了两碗米饭过来说:“是番茄的酸,你尝尝。”

大殿下夹了一筷肉片,上下看了看,肉片金黄偏番茄红,入口就微甜口,外面脆脆的还带着微微酸甜酱,内里瘦肉是嫩嫩软软,内外不同的口感交织在一起,有酸有甜有脆有嫩有香,再吃上一口姜丝、葱丝和胡萝卜素让人不由得想弯一弯眉眼。

“怎么样?”云声问。

“好吃。”大殿下点头:“特别好吃。”

“还有青椒炒豆干。”

“你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