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页

说良心话,顾鲲开出的条件,95以上的市民,肯定是感恩戴德的,想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永远是极少数。

渔港区这边原本应该是“重点整治”的老大难,因为大家都意识到,未来靠着海岸线的区块肯定会值钱一些,赖着不走有前途。

但基建部门非常耐心,陈克陈处长亲自带着一队人挨家挨户解释:额外补偿只是针对“收回未来的私有土地私自盖房”的权利,大家现有的房子地段、面积都可以商量。

如果非要迁回原址,也会保证建筑面积不减少,如果原先是平房改成了跟别的人家一起住的楼房,还会给一倍的补偿建筑面积。比如原本平房建筑面积只有200平的,拆了之后可能就换成200平的两层,但土地可以节约出来。

兰方之前的平房率太高了,因为人口少,除了写字楼以外,其他凡是有5年以上房龄的老民房,大多数都是平房。这样的格局作为渔村和农村,主岛上塞下几万户人口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未来要塞下百万常住,就肯定得起高楼了。

拆平房腾地那是肯定要挪的。稍微算算就知道,如果兰方主岛上未来的土地城市化率跟香江一样高,那这边的房子起码要有香江房子20的平均层数,才能在保证兰方本地人每人居住面积两百平米以上的前提下,塞进一百多万人。

在官方允许原拆原迁、补偿面积腾楼房后,阻力果然小了很多。

除了个别就是想闹事,或者接受了布列塔尼人教育的文人,其余基本都归顺了。

顾鲲这些年在兰方的威望和号召力可不是盖的。

为了避免大家出现抵触情绪,顾鲲手下那些开发商的人手虽然众多,但在劝说和签约的过程中,却始终一个都没出动没露面。为的就是防止大家觉得开发商在这里面有多少利益,情绪上抵触。

从头到尾,都是基建主管部门的那不到一百个雇员在说服。

但好在七万人口也就不到一两万户居民,分摊一下每个公务员挨家挨户劝说150户人,事情也就搞定了。

大多数比较淳朴的平民,牵头叫到一起开个会,每个劝说人员一天就能搞定十几户。所以短短半个月之后,就有超过一万户兰方本国国籍的人签了改造补偿。

又花了半个多月,到五月底的时候,这个数字提高到了一万七千户,只剩下不到两千户的硬骨头了。

月底做工作总结的时候,陈克找了个机会向顾鲲汇报了最新的进展。

顾鲲稍微听了一下,随口吩咐:“彻底搞定,未来基建部的管理权就是你的了,老孙本来就是我放在那儿挂名养老的,没指望他做成什么事。好好干,他退休了就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