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页

这120万人里,游轮游大约30万人,航空出行的就有100万。坐飞机的游客数比两年多前翻到了六倍,航线数量自然暴增。

如今兰芳国际机场每天要接待国际到达航班和国际出发航班各40架次,其中30波是往返华夏大陆的,还有3波是往返李家坡吉隆坡曼谷等东南亚国家的日常通勤航班,日韩的东京、大阪、汉城、釜山也每天各有两波。

去华夏的航班多到了每天30,国内游客出行的选择面自然广了不少,不用再眼巴巴坐上几百上千公里的火车、赶到三大一线城市起飞。

西南的蜀都、西北的长安、中部的武昌,这些新崛起的游客流出地,如今也都有了每天两班的航班,雷打不动。

连金陵市方舟市深市这些原本处于沪江粤州辐射覆盖范围内的附属城市,也有了自己的独立航线,只不过客人少一些,每天就一班。

“真是一年一个样,这都是老子一手建设起来的呀。”

坐在头等舱里,喝着美貌空姐端过来的鲜榨橙汁,摩挲着真皮的头等舱沙发扶手,顾鲲内心颇感欣慰。

一条最高标准的国际机场跑道,一般稳一点的流量配置是每天起降200架次飞机,再要提高的话,就该专门区分起飞跑道和降落跑道了,把起降分开能提高效率。

现在这条跑道符合已经到了每天80多次起降,机场本身已经可以盈亏平衡了,不用再往里砸钱补贴——前文所谓的每条跑道一天200多架次,那都是针对亚特兰大机场或者轮蹲希斯罗机场那样的地方的,属于世界纪录级,那些地方的机场是非常赚的。

但绝大多数的机场,只要有希斯罗三分之一的跑道利用率,已经能够盈亏平衡。尤其是华夏这种国家,民航基建有时候并不是完全经济效益考量,还会作为地方级别和政绩的标杆。

后世很多经济不太行的地级市,哪怕明知一条跑道一天50架次起降都不到肯定要亏钱补贴,他们也依然上马项目,上了之后每天就几架飞机也在所不惜。

所以顾鲲觉得,差不多是时候修建第二条跑道了。因为这种工程本身也要两三年的施工期,按照现在的增长势头,两三年后完工的时候,兰方机场一号跑道绝对已经每天240架次起降的超载运行了。

胡思乱想之间,飞机已然起飞,经过两个半小时的飞行,稳稳降落在方舟市的剑桥机场。

这应该是顾鲲第一次飞这个机场,也是最后一次了。之前他来方舟市都是从沪江红桥的,未来即使再来方舟,这儿应该也要转为军用了——江对岸的方舟国际机场已即将竣工,明年就会投入商用,到时候剑桥这个老掉牙的历史机场,就会转为纯军用。

马风安排得很用心,派了车到机场接机,他本人也亲自来了。还在城西阿狸巴巴和黄易总部附近,找了个能找到的最高档酒店,包了一层总统套房。

“钱塘的酒店档次不比香江和沪江,别介意。”马风知道顾鲲很讲究,还主动提醒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