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页

乔治·阿玛尼想了想,内心对于顾鲲的提议也是理解的。

顾鲲是兰方人,南洋大豪,在其他市场话语权还是不太够的,不过在亚太地区,他的人气和宣传力量,肯定不容小视。

毕竟顾鲲还有一重“曾经的世界顶级巨星”身份在那儿,跟好莱坞不少人也认识、有交情。甚至阿玛尼之前都请过顾鲲软代言,在顾鲲还不那么有钱的时候。

如果顾鲲当了大股东,品牌宣传上火力全开,推广力度着实非同小可。

而且,做了大股东之后,为自己的牌子代言,就不存在掉逼格的问题了。马风天天为阿狸巴巴的各种生意代言,也没人鄙视他是广告狗呀。

阿玛尼只是还有最后一点忧虑:“顾,请你认真的告诉我,你觉得未来亚洲市场最大的增长点在于华人文化圈?你要知道,现在在华人文化圈,一年的出货量还不到日本市场的十分之一,华夏的代理权价值,也不足日本代理权的十分之一。”

然而,顾鲲对这个问题却是无比自信:

“那不过是昭和时代的余温罢了,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日本人进入低欲望社会是免不了的,只有崛起中的国家、只有往父辈追溯大家都还是穷逼的国家,才有显摆的需求。如果贵族已经形成,阶级已经固化,你装不装别人都知道你是什么阶级,那还花这个冤枉钱干什么?”

华夏文化圈也不会永远需要奢侈品的,等华人阶级也固化,爷爷那辈并不“都是穷人”的时候,华人也会不再渴求奢侈品的。

奢侈品就是用在那些“我爷爷跟你爷爷一样穷,这时我需要这个包包手表来证明我跟你不是一样穷”的社会的。过了这个阶段之后,社会话术就会变成“我喜欢开桑塔纳不是因为我没钱,而是因为我习惯了,我三十年前就开桑塔纳”。

第155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换做任何一个重生者,听到顾鲲这段话都是不会觉得陌生的。

就算不是每个非文盲都读过大前研一的《低欲望社会》这种专业的社会学著作,但至少肯定都听过“草食男”这种俗称俚语。

90年代末,日本人的奢侈品购买力依然还没有明显消退,然而从历史的眼光看,这不过是91年日本房地产彻底崩盘,开始失去的二十年后的一点余温罢了,迟早是要进入低欲望社会的。

而顾鲲前世恰恰是深度研究过《低欲望社会》的,毕竟他前世也做过旅游带货的生意,而每一个带货失败的人,肯定要研究研究这个著作,寻找一下症结。

所以此时此刻,他把那里面的精辟分析拿出来跟乔治·阿玛尼辩论,乔治阿玛尼根本就不是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