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页

周耀光放下望远镜,冷静地指了指远处的一些黑点似的小岛:“我在对照海图识别呢,那个岛应该就是嵊县岛了,南边这个是岱县岛,所以配合罗盘,就能推算出我们现在的位置,应该是在这两条线的交叉点上……”

“你还真当是专业课实习了,大洋国那边,几个月前都上线了一款叫gs的东西了,以后这些海上的常识性技能,就没用了。”顾鲲随口调侃。

周耀光也不正面反驳:“那钓鱼也没用啊,要是想吃鱼,这种大船靠钓多不划算?不如一网下去。”

顾鲲暗暗点头:“这么说,你是喜欢玩了,觉得这事儿有趣——他们钓鱼也是为了有趣,不是为了吃。”

看样子,周耀光这人有点四体不勤,不太喜欢那些运动型地休闲。

两人闲聊着,船舷另一侧传来几声起哄。顾鲲和周耀光立刻走过去,原来是其他同学都在围观高健雄钓鱼。

黄瀚拿着鱼竿,在一旁服气地叹息:“高哥到底是在海上混了十年的,这手艺就是厉害。刚才我看他放线溜了那么久,还以为这鱼肯定要脱钩呢。”

顾鲲笑问:“你就没有收获么?”

黄瀚指了指自己身边的铁桶,里面最大的鱼也不过一两斤:“我就瞎玩的,怎么跟他们比,个把小时了,就钓起来三条,最大的也不到别人两成大小。”

“高哥钓起来的这是野生大黄花鱼!这条起码七八斤呢。”一旁的唐佳看到顾鲲过来查看,连忙起哄显摆,一边对高健雄说了几句撩拨崇拜的话,搞得对方都不好意思了。

“七斤的野生大黄鱼?这以后可就越来越值钱了。”顾鲲拿过唐佳递给他看的收获,掂量了一下,“今天高兴,我们一会儿中午就拿它煮大汤黄鱼,放点雪菜。”

到今年5月份,东海就第一年有正式禁渔期了,东海各省的渔船装机总功率,也不许再增加,因为这儿的鱼获已经进入了饱和捕捞阶段。未来东海的野生黄鱼、带鱼,都会慢慢疯涨。

要是搁在20年后,这么大的野生大黄鱼,还不得至少值个五位数。

从这个角度来说,顾鲲作为重生者,其实一开始重生得并不算太是时候——他是靠渔业起家捞第一桶金的家伙。而野生海鲜这玩意儿,是年代越靠后,资源越稀缺、价值越贵的。

9495年,只能说海鲜已经开始贵起来了,但跟未来根本不能比。

顾鲲正想得出神,一旁的高健雄受不得女大学生的夸奖,觉得别扭,连忙转移火力:“顾总也是跑海出身,我的水平跟他一比,完全不值一提。你们想开眼,还是让他露一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