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一小撮不法分子,名义上储备自用,实际上回国后倒卖,这就是不法行径了。就跟营利性的代购,理论上也是犯法的。顾鲲是绝对不会做这种事情的。上述只是普法。)

更何况,顾鲲如今面临的情况,是华夏油价便宜,外国油价贵,那就更是天经地义了。

只要兰方法律没限制,那就妥妥没问题。

陈丽显然更能理解老板的算计,在一旁小声心算:“现在兰方柴油大约每升1块3毛5到1块4,折算成人民币。粤州这边才1块2,一升能赚1毛7的差价。一桶150升就是26块,每船一千桶就是2万6死利钱。

而且柴油这种大宗货,还不怕买多了之后销路不畅,兰方有上万户渔业家庭,估摸着柴油渔船起码一千多条吧,这点廉价油绝对能消化掉,果然是门好生意。不过我还是挺奇怪的,这么好的商机,为什么能容得下我们吃独食呢?别人为什么没来抢?”

顾鲲智珠在握地说:“那是因为人民币汇率暴跌,才刚刚50几天呢,对于兰方人来说,这是发生在外国的事情,50多天还没人注意到商机,很正常。而且,一直到去年年底之前,华夏买东西是要凭票的,不是你光有钱、想买多少就买多少。所以那些消息不灵通的人,说不定还以为拿着人民币都买不到足够多的油。”

1994年,是一个社会变革剧烈的年份,除了价格双轨制、汇率双轨制双双取缔之外,还有一项影响全国人民生计的大事,那就是所有的计划经济票证,也正式全部作废了。

偏远地区,粮票肉票油票这些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一直拖延使用到了1993年,然后翻过篇来才正式彻底废除。从此在华夏大地上,只要是可以合法买卖的东西,你拿着钱就能买到。

人民币的贬值,跟放开票证限制,也是有关联性的。因为社会上突然有一股此前被计划压制着的购买力释放出来了,用于买东西的钱就变多了,物价肯定要上涨,钱当然也要顺势贬值。

只不过,其他跟普通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资,价格调整很迅速,基本上1月份就在市场的自然博弈中调整到位了。

而汽油和柴油价格却调整迟缓。

这是因为当时私家车极少,绝大多数的车船都是经营性的。国家为了保障生产有序,自然要求亏本补贴也得保障油价不涨。而华夏石油总公司又财大气粗,稍微亏几个月几乎不痛不痒。

最后是到了二季度,发现因为国内油价比周边国家低,连好多外国船都来华夏加油了,再补贴下去,那就等于其中一部分补贴款补给了外国船主。华石油这才连忙涨价,从1块2上调到1块5。

所以,只要保密工作做得好,顾鲲可以独占这条从华夏到兰方之间的油价差价商路,持续赚上三个月的小钱。

一条船一个月的成本,算上船员工资,大约是三万人民币,一趟的成本就是八千。毛利两万六,还有一万八净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