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府里和咱们家不同,咱们家太太持家有方,又素来心慈大方,庶出姑娘们每年衣裳首饰除了固定例,生辰时还会有赏赐,平时也少不了,又没有黑心的敢贪了去,自然光鲜。

这府里据说一年也才四五套衣物,首饰一年能添上一件二件的,还不一定是什么样的,三个姑娘都是一样的例,衣裳首饰都是一样的,年节时打扮相同,谁少了什么东西一眼就能看到。”

“啊……”

忍不住摇头,这个年纪好奇心都强,瑾瑶也没打算把她们都调、教成听话木偶,一般也不太深究了。

要说她也想不通,贾家自明朝始就不是草芥,又是以武起家,真正发达传承起来也不过三四代,怎么败落得就这么快呢?

不说祖宗传承,就是家财,总也不至于就这么快败光吧?看她娘成亲时的庞大陪嫁,显然那时贾府还是很有富余的,这些年主子又没增加多少个,也没有能败家的大纨绔,怎么养上几个姑娘和庶出小爷都这么寒酸?

看来娶妻娶贤是很有道理的,她们年家在她娘贾夫人进府后那是只有更繁荣没有衰败过,当年前面太太进门六七年只生了病弱的大哥年希尧,除此外府里一个庶出的都没有。

而她娘进府后第二年生了二哥,隔十年生的三哥和她,府里姨娘们也先后生了五个庶女,大姐甚至比二哥还要大上半年。

这些年来持家有方,家里产业养上九个子女很有富足,这就让她不太理解贾府的境况,到底是真的窘迫,还是不想在庶出子女身上花费心思,谁知道呢。

看看自己当季十几大箱的夏装,常用的三大匣首饰,不常用的及秋季冬季衣裳都送到正在修缮的京城府里,衣裳大多都是没上过身的,最差也是八成新。

这里的染色技术有限,再好的料子多下几次水后穿身上也不成样子了,所以大家小姐、奶奶、太太每季都要做不少衣裳。

这次进京瑾瑶都带着自己的针线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