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学堂的事情大部分都有了眉目,学堂就设在忠义营那里,名字也起好了就叫寻路书院。

虽然只是一家学堂,黛玉还是照着书院的规模起的名字。

这个名字也蕴藏着她的一些想法,她想要找寻一条道路,一条让女孩子日后也能好好成长不被人欺负和看不起的道路。

书院的名字、教室连文房四宝等物都准备好了,现在还剩下一个最重要的事项没有解决,就是学堂的老师问题。

黛玉想着这家学堂跟别家学堂不同,除了收男学生教导那些经史子集之外,也会收女学生。

她必须要招一些不会介意教女学生,会对女学生一视同仁的老师。

“如果不是怕那些老古板又跳出来,我都想去当老师教孩子们了。”宋姑娘很是可惜的说。

“你还是忙着你的事情吧,你可肩负着要给书院赚钱的重任。”宝钗笑着说。

在黛玉忙着筹备书院的时候,宋姑娘也没闲着。

她发现忠义营中女多男少,大多数人家都是寡妇带着孩子。

这些人家虽然有朝廷每年的拨款养育,可是日子还是过的比较紧巴。

她于是就有了想法,想要把这些女子组织起来,让她们统一制作手帕之类的手工。

然后她用钱从这些女子手上收这些手工,再把这些手工送到店铺上去卖。

在研究了一番,尤其是在京城的各家绣品铺子之类的地方跑了一圈之后,宋姑娘下定决心要做这件事。

她跟黛玉她们说,这是她刚开始做生意,说不定以这个为起点,将来完全可以供给书院的经费,不用黛玉再往书院里面搭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