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模仿棋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付出了血的代价之后,亚当的注意力自然首先放在了帝国魔法师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三段式层叠方阵上。

乍看之下,这种三层轮换式的攻击阵型不如水平梯级展开的传统阵型覆盖面广,在中远距离的火力对峙阶段更是因为阵线过于密集,极易遭到敌人的集火针对,但经过实战的体验,层叠式的新阵型却展现出了得天独厚的战术价值。

在人数占优的情况下,帝国军最大限度的发挥出集团化进攻的威力!

依靠三支小分队的不断轮换,被锁定的一方不仅很难通过改变航向、高度的传统机动动作摆脱帝国军的追击,单位时间内遭受到的火力密度更是大大上升!

即使是像亚当这样的飞行好手,在动力背包性能占优的情况下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陷入苦战,更别说各项能力都略有逊色的普通空降兵…

面对这种客观存在的不利状况, 中尉首先想到的当然是从前世起就刻在灵魂深处的“拿来主义”。

…打不过就加入这种事情在军事史上屡见不鲜。

因为面对危机时,比起冒着失败的风险另寻他法,模仿既有成功案例的成本显然相对更低。

所以不论是武器装备还是战略战术,当世界上出现第一个取得成效的范例之后,其他所有后继者都会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或多或少与这个最初的蓝本产生趋同。

而具体到眼下的特克斯科防空战,面对帝国空降兵更加先进的战术体系,作为指挥官的亚当也动了取长补短的心思。

但在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的前提下,中尉也没有忘记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教训。

…这就像是一盘模仿棋。

且不说帝国魔法师到底花了多少时间才让部队熟练掌握了这一整套复杂繁琐的攻击流程,即使17中队上下个个天赋异禀一学就会,在同类对抗的模仿战术中也往往会因为认知层面的局限落入敌人预先设好的陷阱。

所以说,模仿战术的重点从来不在模仿本身,而在于能否于同质化的表象中开发出独属于自身的特色,先对手一步争取到对己方有利的变化!

而要做到这一步,就需要“执棋者”对目标战术的优劣长短拥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如果不提前搞清楚其中的关窍,恐怕免不了又要重复之前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