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退之后宅除了通房丫鬟之外,另有三个正式提起来的姨娘,共育有三子两女,除了李姨娘的一子一女记在明令仪名下充作嫡出,赵姨娘生有庶长子与庶长女,许姨娘生了庶次子。

许姨娘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兄皆中了进士,两门进士一时被称为美谈。如今其父在翰林院任职,哥哥外放了富裕的县做县令。

她生得清雅如仙,书卷气极浓,曾退之除了宠爱之外,因其才情过人,还多加了几分敬重,没想到她这次倒输给了赵姨娘。

赵姨娘娘家兄弟原本在京兆当捕快,进府之后颇得曾退之欢心,又给他生了一子一女,盛宠不断堪比李姨娘。

如今赵家也翻了身,从吏一跃之下成了官,因其兄弟被曾退之带去了边疆,说是战功彪炳,被提拔成了游击将军。

赵姨娘从不恃宠而骄,逢人先露三分笑,待下人宽厚又随和,在府里远比李姨娘人缘好,只是碍着李老夫人的关系,才被李姨娘生生压了一头。

到了庄子之后,她并不拿大,先让道士去别处查看,自己亲自来了偏院给明令仪请安。

廊檐上,赵姨娘走在最前,身后跟着丫鬟仆妇逶迤而行,她外披藕荷色缂丝斗篷,帽檐一圈雪白狐裘,衬得原本就娇俏灵动的面容又更美了几分。

她看见迎在门口的明令仪,脸上瞬时堆满了笑,快走了几步上前曲膝施礼,嘴里连连道着不是。

“夫人到了庄子之后,按理该来给夫人请安,可我那个小祖宗半步都离不开人,又爱闹淘气,只得拘在徐先生跟前读书习字,怕带来了倒扰了夫人清修。”

赵姨娘仔细觑着明令仪脸色,又上下打量着她,见她耷拉着肩膀,缩手缩脚,身上只穿着洗白的旧衫,披风边一个个细小破洞,眼里的笑意更深了。

她语气关切地问道:“夫人最近身子可好?这城外倒比京城宁静,夫人又常伺奉佛前,得了佛缘就是不一般,我看这精神头倒比先前好多了。”

明令仪紧张地拽紧了衣角,看了她一眼又飞快垂下了眼睑,怯怯地道:“多谢姨娘,我很好,外面冷,姨娘进屋里坐吧。”

夏薇忙打起帘子,侧身恭让着赵姨娘,她朝屋内看了一眼,却没有动身,歉意地道:“老夫人吩咐我来办差,我还得先去办正事,待空下来再来陪夫人说话。”

她略微停顿了下,无比烦恼地道:“夫人想必也知晓,李姨娘娘家连着她频频出事,老夫人说是指不定有妖魔鬼怪在作怪,让我领着道长前来查清楚,府里连着庄子都要查,还请夫人多多体谅。”

福山寺临近明庄,府里却请了道观的道士来驱邪,只是不知这究竟是李老夫人的主意,还是赵姨娘的主意了。

明令仪惊恐地瞪大了双眼,手指抠着外衫,小声地道:“有劳姨娘。”

赵姨娘朝丫鬟吩咐了几句,她听后匆匆走出去,不多时领着个长须中年道士进来。

他一手持拂尘,一手持罗盘,半眯着眼睛嘴里念念有词,凝神聚气,在庭院中绕着圈子打转。他时而停下来,时而朝前疾奔。

突然,道士像是打摆子般全身抖动,手中罗盘哐当掉地,他也定住不动了。

赵姨娘双手拽着斗篷带子,紧张地向前挪到了几步,急着问道:“怎么了?道长,究竟发生了何事?”

道士长吁一口气,身子一节节活转开,将拂尘在空中甩了几圈,掐着手指间又是一通念叨,最后蹲下来捡起罗盘,紧紧盯了半晌之后,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姨娘莫慌,幸好府里有老夫人国公爷与姨娘小公子,他们都是有大福之人,有他们坐镇,邪祟倒不敢轻易出来作怪,庄子里阴气重,藏不了身就露出了马脚。”

赵姨娘吓得脸色都发白,颤声问道:“道长,那可有解决之法?”

道士神秘一笑:“邪祟在府中,贫道定会将它除掉。”

“那还等什么,我们这就回府。”赵姨娘着急忙慌地吩咐下人备马车,转头又关心地对明令仪道:“庄子里不太平,夫人也跟着我一起回府吧,正好将庄子之事在老夫人面前说个清楚。”

明令仪愣了半晌,才点头呐呐地道:“好,我差人收拾一下就走。”

赵姨娘急得一跺脚,如连珠炮般一迭声道:“哎哟我的夫人,府里什么都不缺,让下人留下来收拾便好。

现在已没有功夫耽搁,再不走就来不及赶在关城门之前进城了。若是府里老夫人出了问题,你我谁都担不起这个罪责呀。”

她不待明令仪回答,径直转头对丫鬟道:“紫藤你去别的车挤挤,把马车让给夫人,我们这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