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交流之下,酆都大帝更是对如今佛门所行之法大为称赞,认为其中蕴藏着深刻的道法真意。

苏寻不由得心中感慨,释迦牟尼不愧“佛祖”之名。他创出的这三乘法,不但让燃灯古佛等佛陀认可,甚至让酆都大帝这等道门神圣都赞叹不已,可以说,三乘法对佛门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革。

而酆都大帝更看中的,则是苏寻的眼光。要知道,当初苏寻决心孤身前往佛门时,道门的诸多仙老对他虽然并没有什么微词,但却也大多都抱着担忧和矛盾。若没有斗姥的允可和道祖的默认,或许会出言阻止也说不定。但现在看来,苏道真此举当真是开了一个先河,其意义不下于三乘法的诞生。

毕竟,法义被创出,也得有人传承,才能真正发挥价值。如果佛门故步自封,恐怕永远也不会有现在的局面。

曾经很多人都疑惑为什么道祖要收下这个弟子。

但如今来看,苏道真,无愧道祖传授之恩!

第一百六十四章 考验

一番谈论后,两人各自欣喜。酆都大帝便问到正事,苏寻也不绕弯子,直说道:“既然陛下知道我曾前往西方之事,当知道我与那如来佛祖立下的约定。”

酆都大帝点了点头,道:“此事我当然知晓。在那之后,佛祖也曾派座下菩萨弟子与我等知会。并且,让其二徒弟金蝉长老前往了南瞻部州布道。只可惜,收效却是甚微。莫非,苏君是为了他而来的?”

苏寻点了点头。金蝉子的事情,他也有所耳闻。自从当年金蝉子前往南瞻部州布道,却与自己开辟三星洞几乎同一时间,到如今也已经有接近两百年了。

不过金蝉子是否成功了?从南瞻部州的变化就能看出端倪。

说是“收效甚微”都过于抬举了。

因为这两百年来,南瞻部州几乎没有发生什么改变。甚至没有传入所谓的“释家”的苗头。

一块石头丢入大海,却连丝毫涟漪都没有引发,更别提是改变大海了。

这一点苏寻知道,如来佛祖也知道。不过,双方都默契的没有提出质疑。原本如来佛祖是想看一看三乘法在南瞻部州是否合适,但是实则,这些年来他遍观三界,对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了。

南瞻部州与西牛贺洲一样,其中所有的生灵,必然不会排斥法义。金蝉子之所以没有成功,只是因为方法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