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寻看着孔子,心生无限感慨。

孔子在他面前看来,只是一个凡人,并没有大法力,也没有大气运。

但这样的人,一生的追求之心,却让苏寻敬仰至极。

而且苏寻能看得出,孔子和自己两个兄长不一样。他的心没有老,甚至,可以说他已有了“道心”!

也难怪天庭会愿意邀请他了。

苏寻不过,孔子的境况,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说和自己很像。看来自己这一次真的是来对了!孔子的路会给苏寻一种借鉴,因为他的路,某种程度上来说与自己相似。

甚至可以说,孔子就是某种意义上的苏寻!

斟酌了一下,苏寻决定将事情全盘拖出,随即说道:“按你的说法,你之一生,虽然希望能复礼,但所望归者,却又是仁。礼者,天道也。仁者,人道也。仁与礼虽不冲突,却相互独立。”

“泉水枯竭,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你身在江湖,却想天下之人相濡以沫,恐怕这正是你不能得道的原因。”

孔子闻言,顿时目光一闪。

仁与礼这两个字,在他的脑海中浮现,顿时,一生的碎片也缓慢地重现在他的心中。

他早就知道自己大限已至了,心中唯一的遗憾便是不能得道,看不清这世事的烟云。

但如今,似乎自己的道越来越清晰了。

孔子本就是不世出的圣贤,他意识到了苏寻说的话,心中顿时浮现出了无数清晰的概念。

礼源于天,仁源于心。两者如何可以共存?

但是,礼,是他一生所奉行的,仁也是他一生所追求的。他的道仁礼相依,又岂能因此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