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虽被礼法蒙蔽、压制,人的本性虽被压抑。但是,越是压抑,越是会形成逆反。到最后,要么灭亡,要么爆发。

因此就算在礼法之中的人心可以伪装一时,但总有一日,也会真正暴露出来。

所能改变的,不过是外在的包装。本质本真,不可更改。这就是老子所说的“造化”!

老子这是借助与孔子的交谈,在对自己进行教导!

一时,苏寻体悟到老子的心意,不由得深感敬佩。

这,便是所谓的“道”吗?

虽然,现在苏寻对这个字,仍旧不是很能理解。可是,原本是完全无从着手的“道”,此刻在他的眼前,似乎渐渐地有了形体,不再是完全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了。

“苏童儿,你觉得,孔丘,能成功吗?”

就在这时,老子忽然问道。

自从离开洛邑,老子和苏寻十日之间,没有说过一句话。但如今,发现了苏寻似乎有所领悟,老子终于开口询问。

面对老子的询问,苏寻道:“或许能,但也肯定不能。”

“哦?此话何意?”老子目光微动。

苏寻说道:“列国诸侯不会接受孔子。但是,‘天’会接受孔子。总有一日,‘天’会让列国接受孔子的礼。只不过,那时候的礼,恐怕便不是孔子想要看到的了。”

苏寻想到了历史之中的记载。

孔子一生,游列诸国,推行礼法,但是却处处碰壁。

列国对孔子大都礼遇、善待,但是绝不会任用孔子的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