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清初的机械火器天才,在后人眼里,是极为可惜的被埋没的科学家。他在机械方面灵到不可思议的程度:这子母炮也是起自英吉利等国,最初是南怀仁口头描述给康熙爷的,只说这种火炮比之前弗朗吉人做的可强多了,物理意义上‘天花乱坠’可以连爆。

康熙爷当时要打的仗多,自然感兴趣,还令南怀仁去做火器营顾问,结果折腾了一年多还啥都没做出来。

倒是当时在翰林院做侍讲的戴梓,对此极感兴趣,自请去接了这个烂摊子,将子母炮做了出来。

直接就拉到准噶尔战场上去用了,果然火力极佳,在火力覆盖下,准噶尔也得避其锋芒。

据说戴梓只用了八天。

若说子母炮只用了八天就改了出来,还有些不知真假的传言成分,那还有一事足以证明戴梓在火器上的天赋。

康熙爷二十七年,荷兰遣使来朝,送了五支号称当世唯一能连发二十八枚弹子的琵琶枪,也算是来秀了一把肌肉。

戴梓奉命研究此枪,等五日后,荷兰使者收到了清朝的回礼,竟然已经仿造出了一样连发的连珠火铳。

荷兰使者:……我们这是来送经验值的吗?

戴梓的天赋就是这样好,若是放在适宜的时代,或许成就远不止这两项。

可惜他跟许多有才之士一样,为人耿直不太会做人,得罪人而不自知——就这脾气跟顾八代投了缘,两人相交莫逆。

然而好朋友也是手拉手一起走,很快顾八代被康熙爷开除了老师编制,戴梓比他好朋友还惨,直接被流放了,而且是流放到沈阳一专门流放聋哑犯人的凿石场去了。

他在机械上的才华先帝深知,于是哪怕流放也恐他泄密。所以格外将戴梓流放到了没法与任何人说话的所在。让一个专精机械火器的科学家,二十年来见到的除了石头就是石头,能够五天内做出连珠火铳的手,却只能用来拿凿子,也是一种极残酷的惩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