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似跟着廉亲王好几年了,当真被他忽悠的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偏巧那阵子邻国真腊又如草船借箭的东风来的一样合适,跟安南起了边境摩擦。

黎似不得不又求助于廉亲王。而这回廉亲王却避而不见,不大想帮他,甚至说出自己准备回京,以后要让黎似自己拿主意这种话来。

黎似简直慌死了,他深觉自己是坐不稳皇位的,廉亲王一走,可能自己就会被兄弟们掀翻。

为此他甚至还跑去找高其倬求情,想让他帮着劝劝廉亲王,甚至帮他上书大清大皇帝,请他收下安南,派兵入驻,他愿奉上军费。

当时高其倬都呆了:怎么还有这上赶着卖身加赔钱的好事?

这就像有人捧着一堆珠宝,来到自家门口,然后道:“求求你们把我这堆破烂收了吧,只要留我吃口饭就行。”

高其倬‘勉为其难’答应帮黎似说和。

又经过大半年的拉扯,今年廉亲王才吐口答应黎似,愿意上书皇上,请求皇上能够额外加以天恩,在安南设布政使。

黎似再次将廉亲王视作恩人:果然是我黑暗里的一道光,先是帮一辈子被人轻视的我做了国王,后又肯替我筹谋,庇护于我——若是大清肯在此驻军,在此设立布政使,那周围的国家再打过来可就不怕了!

要让姜恒说,这黎氏小国王就是那句标准的“他那时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