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连张廷玉这样老成的人,都曾私下担忧问过皇上,是否行事太雷厉风行了些,一下子把人打的太痛,会不会过刚易折,甚至提起了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当年熙宁变法,细算起来,也于民生有利,只是……”

皇上直接打断:“王介甫只是宰辅,朕是皇上。”

张廷玉长揖到底,不必再说。

是啊,眼前这是皇上。而且是与前明后期的皇帝截然不同的铁腕帝王。

前朝万历皇帝想立庶子朱常洵为太子,却不能自主,要与朝臣拉拉扯扯几十年,惹出漫长的国本之争,君臣角力至此,竟是个均衡局面。到头来甚至皇帝还略输一筹,最终委委屈屈顺从朝臣之意立了长子。

可现在不同了,皇上说立哪个儿子为太子,臣子们是绝没有置喙权利的。

想置喙国本也行,脑袋压上就行——先帝爷时候立太子废太子,最终几王夺嫡,涮了多少臣子。当时大臣们就像排队排半天,发现摊子撤了的冤大头一样茫然。

但也没有人能阻拦先帝爷的心思。

今时今日,皇上就要对臣子这样严苛,改革实施的这样绝对,也就只有这样了。

当今的态度很明白:觉得在我治下活不下去,可以别勉强自己,你都舍得死,朝廷还不舍得埋吗?正好把剩下的家族抄一抄,又是一份用之于民的收入呢。

张廷玉也只提了这一次,就陷入了无边无际加班海洋中。

皇上的政策虽好,伴随的就是大量工作量的提升。

此番朝上掀起的惊涛骇浪,姜恒并不是从秋雪处听来的。